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iàng

【源】①系自姬姓。项,周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项城东北之槐坊店),春秋时为齐桓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6,9,12,17,60)。一说,古诸侯项国,系姞姓子爵国,其地在汝阴项县(故城亦为河南项城东北),鲁釐(亦作僖)公灭项,取其地。楚考烈王灭鲁,封其将于项。项国之后因以为氏(7,17,87)。②唐时羌人有此姓(242)。③傣(164)、苗(205)、土家(387)、满、蒙古(344)等民族均有此姓。【变】①汉初赐项伯等姓刘(6,12)。②北周武帝赐项亶姓辛(6,12,21)。【望】辽西(17,21,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湖南、浙江、湖北、贵州等省多此姓。4省项姓约占全国汉族项姓人口74%。【人】项橐,春秋时人,七岁为孔子师(11,17,21)。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人,自立为西楚霸王,后为刘邦击败,自杀(84)。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有分布。汉、彝、壮、鲜、蒙、回、水、锡伯、仡佬、阿昌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或言姬姓之国,故城在陈州项城县东北一里。为齐所灭,子孙以国为氏。”②又注:“汉赐姓刘氏; 周赐姓辛氏。望出辽西。” ③ 《姓氏词典》 称: “项,周代国名,姞姓,子爵。”如此,则以国为氏,系出姞姓。④阿昌族之项姓,分布于云南之陇川,由 “喇扛”所改。《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有载,未道其详。

春秋时项橐,八岁而孔子师之; 战国时楚有项燕,为将,生梁,梁兄子籍,号霸王; 唐代有项容;明代有项元汴; 清代有项圣谟。

猜你喜欢

  • 都恩

    读音:Dū’ēn【综】彝族姓。属拉普都恩家支,四川西昌有此姓(375)。

  • 读音:Lú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陳王

    读音:Chénwáng【综】 当系陈、王两单姓合成。台湾有此姓(236)。《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今香港有此姓。” 此或当为女性姓氏。盖港、澳、台及其他海外华人,有的女性,姓氏多从旧时传

  • 牛王吉顏

    读音:Niúwángjíyán【综】 清镶蓝旗满洲笔帖式乌尔格之妻为牛王吉颜氏(260)。

  • 读音:Jī【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362)、山西平陆(298)、江苏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及晋中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芨

  • 肜城

    读音:Róngchéng【源】 夏禹支庶有肜城氏,见《史记·夏本纪》(17,62)。【变】 亦作彤城(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收

  • 維古爾沁

    读音:Wēigǔ’ěrqìn【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鄂托克族有此姓(318)。

  • 多爾袞

    读音:Duō’ěrgǔn/Dorgun【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爱珲城(一作爱湖城)、索伦等地(23,63,180,260)。【变】 清满洲正黄旗中有铎尔衮氏(259)、〔铎尔衮〕似即多尔衮之异

  • 读音:Gàn/Gann【源】 见《万姓统谱》(15)。淦之俗写,或系淦之省点而改,有别于淦氏,犹如庞厐、涂凃、淩凌等姓。【布】 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人】 凎安,宋时曲江人,靖州人,知靖州

  • 阿

    读音:ā lún高车十二姓,七日阿氏。(见《魏书·官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