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褐
读音:hán hè
晋韩厥后有韩褐氏。(见《英贤传》)
晋韩厥后有韩褐氏。(见《英贤传》)
读音:Zhúhún【综】代北姓。北魏改烛浑氏为味氏,见《魏书·官氏志》(60)。烛浑即渴烛浑之省译(17,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云: “烛浑氏改为
读音:Pàn【源】 ①古有盼国。以国为氏,见《姓考》(17)。②战国时齐威王之臣田盼之后,以名为氏,见《史记》(17)。亦见《姓苑》(21)。【布】 四川成都(91)、山东东明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
读音:Wēngǔsūn【源】 金时女真人姓(71)。【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温都逊〕(24)。②疑即乌古孙氏(71)。【望】 广平(71)。
读音:Tóngqǐ【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佛阿拉(23,63,180)。【变】 ①后改为佟氏(180)。②清宗室觉罗满秀之妻为佟吉氏(260),〔佟吉〕似即佟启之异译。【人】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达春之
读音:Jiǎn' gān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Gōngyuè【综】 周有公阅休,为隐士,见《庄子》(11,1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庄子》注云: “周有公阅休。”未详其源。
读音:Nízhì【综】 彝族姓。今四川雷波上四坝乡有此姓,为原白彝之姓,汉姓为丁(132)。
读音:Bóyáng【源】 见《中华姓府》(63)。
读音:Jí《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ā【源】 羌人姓,羌人以己为捌(15,63)。【布】 云南红河有此姓。【人】 捌思,南北朝时羌校尉(15,21,24)。捌忠,明时石屏州人,宣德中任利港巡检(15,21,24)。现行较罕见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