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僊
读音:Yěxiān
《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元有四川廉访使野僊普化。”未详其源。
《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元有四川廉访使野僊普化。”未详其源。
读音:Ǎiyānlì【源】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以部为姓(425)。
读音:lí淮南有䔣姓。(见《姓苑》)
读音:Yěxiān【源】 非汉族姓,见《姓乛》(17,62)。一说,明时北方瓦剌部可汗也先之后(91)。【变】 一作〔野仙〕(17,62)。【人】 野仙普化,曾任四川廉访使,见《元史》(17,62)。
读音:Miǎnwǔzhì现行羌族姓氏。今四川之理县有分布。本房名,以为姓。未得其详。见《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读音:yuè yǐn楚昭王以钟建为乐尹,后代焉。(见《元和姓纂》)
读音:kuài陆终第六子会人之后有侩氏。(见《路史》)
读音:Zōng《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qí蕲春侯之后,以国为氏。(见《姓苑》)
读音:Báixībó【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白熙博氏(256)。
读音:Yī'nālóu【音】 蒌亦音闾(Lǘ)(9)。【源】 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17,62)。一那蒌氏本辽东鲜卑部落,与燕同时兴起,后由燕归魏(70)。【变】 ①后改为蒌氏(7,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