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ǎ

贾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贾(今山西襄汾西南),号为贾伯。春秋时,贾国为晋所灭,贾伯公明的后裔以国为姓氏,称贾氏。二是以采邑为姓氏,为狐偃之后。狐偃之子狐射食采于贾,后为贾氏。

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西襄汾西南,先秦时开始进入今河南、山东等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贾姓南迁,辗转分布于江浙各地。唐末,贾姓再次南迁,进入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元明清时期,贾姓人不断迁徙、发展播迁,后来有人移居于海外。如今,贾姓尤以山西、河北、四川为多。

贾姓历史人物有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勤奋博学,善文章,文帝初招为博士。任长沙王太傅时渡湘水而作《吊屈原赋》。所著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世代传诵。贾逵,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一生著述颇多,后世称为“通儒”。贾思勰,北魏农学家,他的《齐民要术》一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以来北方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知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业著作。贾岛,唐诗人。作诗刻苦求工,注重锤炼词句,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说。相传他欲改“僧推月下门”句的“”为“敲”,苦思时以手作推敲之势,闯入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韩愈为之商酌,决用“敲”字。“推敲”一词,即由贾岛而来。

贾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三十七位。


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于贾,为晋所灭,以国为氏,本自周贾伯之后,望出武威。(见《元和姓纂》)

系出姬姓,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贾,为附庸,谓之贾伯,后以为氏。(见《姓苑》)

▲<汉>贾谊,洛阳人,辞赋家。<唐>贾岛,范阳人,诗人。

猜你喜欢

  • 舍培

    读音:Shèpéi现行彝族姓氏。或作 “佘培”,今四川之马边、峨边均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峨边县公安局提,未详其他。

  • 諾護

    读音:Nuòhù《姓氏词典》引 《元和姓纂》收载,“北魏有诺护·于。”未详其他。

  • 读音:piāo明有飘雄,太和人,正德中为长阳尉。(见《奇姓通》)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临汾,云南之大理,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亦载,未详其源。明代

  • 納魯丁

    读音:Nàlǔdīng《姓氏词典》 引 《元史》 收载,其注称: “元有纳鲁丁·赤思。”未详其他。

  • 读音:Tuán/Twan【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

  • 卧落

    读音:Wòluò【源】 西夏人姓(3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锡鄂〕(24,63)。【人】 卧落绍昌,夏时武功大夫(24,63)。

  • 弄拉

    读音:Nònglā独龙族姓氏,云南之贡山有分布。意指 “石头多的地方”,以为氏族名,以族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独龙族》。

  • 哈也灣

    读音:Hàyěwān【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栗南庄乡)之赛夏族有哈也湾姓。后改汉姓为夏(65)。

  • 读音:Xiān【源】 见《姓苑》(17)。或为古善御者孅阿之后(60,62)。【望】 汝宁(17,418)。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古善御者孅阿之后。望出汝宁。” (按: 《中国

  • 簡干

    读音:Jiǎn' gān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