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uán

【综】 貟系员之俗写。今有姓员者,亦有姓貟者,已分为两个不同之姓。 【布】 河北卢龙(289)、隆化(344)、河南洛宁(294)、内黄(365)、安阳、山西广灵(391)、平陆(298)、绛县(324)、新疆伊吾(370)、昌吉、山东新泰(359)、临清、甘肃永昌(392)、兰州、陕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辞海》收载并以为“同‘员’。”今之贠氏多音yùn;而员姓,或音yuán,或音yùn,是贠、员当有所区别。姑兼收以备考。

猜你喜欢

  • 朱車爾

    读音:Zhūchē’ěr【综】 清驻防索伦正红旗中有朱车尔氏,世居嫩江(259,260)。

  • 读音:Bǐng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邴豫的封地在邴,其后用祖先封地“邴”为姓,后有省文去掉邑字旁的,以“丙”为姓。二是以地名为姓,邴是春秋时祭祀泰山的一个城邑,居者以地为姓。

  • 西魯特

    读音:Xīlǔtè《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蒙古族姓。清顺治时吏部尚书明安达哩。姓此氏。”

  • 大孙

    读音:dà sūn楚大孙伯之子孙。(见《左传》)

  • 莫賀弗

    读音:Mòhèfú【源】北周时库莫奚五部之一有莫贺弗,当以部为氏(26)。奚,族名,或称库莫奚、库真奚。始见于北魏记载,活跃于唐、五代,与契丹为近族。居地西抵今达里诺尔,南近大凌河,以老哈河为活动中心

  • 越質

    读音:Yuèzhì【源】 越质,鲜卑一部落之名,聚居平襄,其酋叱黎时为西秦乞伏国仁所破,至其子诘归率众降于乞伏乾归。故系以部名为氏(70)。【变】①亦作〔越质诘〕(6,12,19,27,60)。②后改

  • 读音:Xiē【源】 战国时楚相黄歇,号春申君,其后以先祖名为姓(17,62)。【望】 楚郡(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考》注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黄姓。黄歇之后。”

  • 读音:艾姓的来源主要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艾姓始于夏后氏,夏朝有大臣汝艾,后人以祖辈名字为姓,遂成艾姓。春秋时期有艾姓在山东形成望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变迁,如今艾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黑龙江、江西

  • 读音:Léi【源】 见《直音》(15,21,62,63)。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 “靁” 引《姓氏寻源》云: “黄帝次妃有方儽氏,后有靁氏、儽氏、纍氏; 又作累、傫、嫘、雷。”儽、

  • 普洛木

    读音:Pǔluòmù珞巴族姓氏。出自嘎义氏族。源於博嘎尔部落,属父系氏族,后以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