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ì

【源】 ①伏羲帝有六佐,其一为视墨,见《论语·摘象辅》。一作视默,为视姓之始(60,62)。亦见《姓苑》(7,9,15,21)。②晋时鲜卑族有此姓(62)。【变】 一作式(17)。【布】 湖北、上海等地均有此姓(91)。【人】 视夷,春秋时卫人,亦作式夷(17)。视连,晋时鲜卑吐谷浑辟奚之子,其子视罴,为白兰王(62)。视泌,宋时德兴人,咸淳进士,历任饶州路三司、编修,见《江西通志》(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上海,湖北之武汉,山西之长治、运城等地均有分布。《姓氏考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论语摘象辅》云:“‘伏羲六佐,其一曰视墨。’ 一作 ‘视默’,为视姓之始。”②古鲜卑族亦有 “” 姓。《中国姓氏大全》 称: 十六国时有视连、视罢 (按: 罢,《姓氏词典》作“”,《中国人名大辞典》 作 “罴”)父子,鲜卑族吐谷浑人。

猜你喜欢

  • 夷阳

    读音:yí yáng与“夷羊”同。

  • 莫且婁

    读音:Mòqiělóu【源】代北人姓(6,12,27,60)。 【变】或即莫多娄氏(27)。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代北

  • 受酋

    读音:shòu qiú【源】 见《魏书》(7,9,24,60)。【变】 后改为受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姓解》云: “《(后)魏书》有受酋氏。”或作受

  • 八都

    读音:Bādū/Bagatu【综】 一作〔拔都〕,系蒙古人封号,清时称把土鲁(巴图鲁),以号为氏(33)。八都、拔都(Bagatu)均为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如南台中丞八都儿,丹阳县达鲁花赤拔都儿(3

  • 读音:Sōng/Sung【综】源出不详。台湾高雄、台南等地均有此姓(64)。

  • 没鹿

    读音:Mòlù【源】 纥豆陵氏,本没鹿回部大人,因部为氏,作没鹿回氏,或作没鹿氏(7,24)。窦统入鲜卑拓拔部为没鹿氏,见《姓考》(17,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

  • 比人

    读音:bǐ rén【综】 汉桓帝时有比人交,为四门博士(21,24,60)。张澍云:比人当是北人,尧时有北人燕择,且四门博士起于北魏,汉无之(26,60)。历史上极罕见之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

  • 棼冒

    读音:fén mào【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之同姓,即蚡冒(楚王),见《战国策》(15,60,62)。春秋时楚国若敖之孙,姓熊名㫬字棼冒,周平王时继父熊坎为楚君,后因以为氏(91)。【

  • 下陽

    读音:Xiàyáng【源】 系自姬姓。虢叔之后,以邑为氏,见《姓氏寻源》(60)。虢有二邑,上阳、下阳(春秋时为北虢之都,故城在今山西平陆东北30里)(7,9,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 木八剌

    读音:Mùbālá/Mubarag【综】 元时蒙古人姓(33)。然木八剌(Mubarag)系元时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如鄞县达鲁花赤木八剌沙,南台御史木八剌乞(399)。疑“木八剌”非姓,今姑录此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