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
读音:Huàyáng
【源】春秋时秦宣太后之弟封华阳君(华阳故城在今陕西华山之北),子孙因以为氏(12,60)。 【望】京兆(17,418)。 【人】华阳通,汉时谏议大夫(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邑名,以邑为氏。郑樵注云: “秦宣太后弟封华阳君,子孙氏焉。”华阳,今陕西商县。
汉代有华阳·通,谏议大夫。
【源】春秋时秦宣太后之弟封华阳君(华阳故城在今陕西华山之北),子孙因以为氏(12,60)。 【望】京兆(17,418)。 【人】华阳通,汉时谏议大夫(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邑名,以邑为氏。郑樵注云: “秦宣太后弟封华阳君,子孙氏焉。”华阳,今陕西商县。
汉代有华阳·通,谏议大夫。
读音:Dá《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怛烈。”未详其他。
读音:Kuísū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孝子传》云: “彻辰台,奎苏氏。”未详其源。
读音:Xījú【综】 苗族姓。贵州麻江有此姓(116)。
读音:Hóulǚ【综】 《北史·冯子琮传》有右卫大将军侯吕芬(27)。侯吕氏当系侯吕陵氏之省字。
读音:Āb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为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Guànjiā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大陆北方有此姓(73,91)。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北方有(此姓)。” 《郑通志·氏族略》 作
读音:sūn bó逝敖后有孙伯氏。(见《路史》)
读音:Ē'núpǔ彝族姓氏,意为“猴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后或谐“猴”之音而以“侯”为姓; 或改单姓“朱”。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读音:zhòng qiū【源】 ①古有重丘氏,以妹遗青阳侯(17)。 ②春秋时曹叔甸伯之后有重丘氏,见《路史》(17,60,62)。【变】 一作〔重邱〕(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Cháhāzhūdùjiā【综】 清镶蓝旗蒙古护军宋峩图之妻为察哈珠杜佳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