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耨盌温敦

耨盌温敦

读音:Nòuwǎnwēndūn

【源】金时女真人姓。《辽史·部族志》有耨盌爪部,清《续通志》则称诺延爪部,以部为氏(24,71)。 【望】广平(71)。 【变】《金史·官氏志》中吏部白号之姓温敦排在徒单氏后,耨盌氏排在撒合烈之前,两姓不相连续,故温敦、〔耨盌〕当为两姓(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诺延〕(24)。 【人】耨盌温敦思忠,阿补斯水人,本名乙剌补(亦作伊喇布),从金太祖伐辽有功,累官至太师,封广平郡王(61,71)。


金代女真族姓氏。《姓氏考略》有载,金有耨盌温敦·思忠,阿补斯水人,官太师;又有耨盌温敦·兀带,参知政事; 又有耨盌温敦·谦,御史中丞。

猜你喜欢

  • 读音:ōu越王无疆之后有瓯氏。(见《路史》)瓯氏,亦作欧,东瓯王之后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 列禦

    读音:Lièyù【源】 春秋时郑穆公时列御寇之后(6,7)。 【它】宋邓名世、清张澍均认为列御非复姓(7,2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郑穆公时列御寇,著书。” 《中

  • 读音:Xī/Shi,Syi【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 木骨闾

    读音:mù gǔ lǘ后改为郁久闾。(见《魏书·官氏志》)

  • 读音:Shào【源】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之后有绍氏(17,60,62)。亦见《姓苑》(9,11,12)。②清时满洲人姓(260)。【望】太原(17,418)。【布】河南林县(343)、四川中江(3

  • 读音:Qī/Chi【综】 源出不详,或系柒字之省笔。四川武胜(32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 夷陽

    读音:Yíyáng【综】 春秋时晋厉公嬖臣夷阳五(7,11,24)。夷阳五亦作夷阳午(60,62)。《汉书·古今人表》作〔夷羊〕,盖取兽名为姓(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

  • 阳丘

    读音:yáng qiū楚大夫食采阳丘,以为氏。(见《元和姓纂》)

  • 武則

    读音:Wǔzé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戏阳

    读音:xì yáng卫太子蒯聩之仆戏阳速,其先以邑为氏。(见《姓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