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綦母

綦母

读音:qí mǔ

【源】匈奴人姓(242)。【望】会稽(418)。【人】綦母俱邪,晋武帝时骑都督,见《晋书》(242)。


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即綦毋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

或音qíwú,亦作“綦毋”。姑兼收以备考。

左传》晋有綦母·张,汉代有綦母·参,为廷尉;宋代有綦母·。

猜你喜欢

  • 读音:Bà【音】 又音霸(Bà)(91)。【源】 见《集韵》(86)。或系罢敌氏所改(62)。【布】 台湾花莲有此姓(68,26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按:《汉语大字典》

  • 读音:Bì【源】①见《姓觿》(17)。②苗族姓。 【望】齐郡(17,418)。 【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薜国瑞,元时信州路推官(17)。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山东之昌乐、安徽之

  • 去斤

    读音:qù jīn【源】 代北姓(7,9,17,21,60)。据《元和郡县志》载延川肤施县(今陕西延安)有清水,俗名去斤水,鲜卑人之语,疑去斤氏本居此水之旁,因水名部,遂以为氏(70)。【变】 ①北魏

  • 阿乍

    读音:A-zhà【综】 彝族姓。属武拉家支,今云南禄劝有此姓(375)。

  • 瑪拉斯拉西安

    读音:Mǎlāsīlāxī'ān高山族姓氏。为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本意为 “磨刀霍霍”之意。此以 (战)事为氏。相传布嫩人打败泰雅尔人,有人主张血洗村里的妇婴,遭到布嫩头目反对。头目磨刀

  • 读音:Guī【源】①古帝舜生于沩汭,亦作妫汭,因氏(6,7,11,12)。一说,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后因氏(21,60)。②周武王时有虞遏父者,为陶正,武王封其子满为陈侯,复姓妫,以奉虞帝

  • 读音:jūn郑共叔段之后有军氏。(见《潜夫论》)冠军氏之后,因氏军。(见《姓苑》)军氏,冠军侯之后,因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

  • 读音:Biàn【源】 见《姓苑》(7)。或以地为姓,下辩亦作下辨,在武都(故城在今甘肃成县西80里),见《姓氏寻源》(60,62)。【布】 浙江上虞有此姓(279)。【人】 辩武,汉时人(60)。罕见

  • 古沁

    读音:gǔ qìn【源】 ①北魏时有古沁氏,见《魏书·官氏志》(60,62)。 ②西夏人姓(24)。【变】 ①后改为沁氏(60,62)。②西夏姓亦译作骨勒(31)。【人】 古沁文昌,西夏武功大夫(24

  • 介耻

    读音:Jièchǐ白族姓氏。亦作 “盖耻”。白族语意为鸡氏族。当是以鸡图腾为氏族标志。遂以 “介耻” (鸡)名其族,以族命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