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ī

【源】 ①炎帝之世,诸侯夙沙氏叛,其臣箕文谏而被杀,见《刘恕外纪》(21)。箕姓始于此。②系自姚姓。夏舜裔箕伯之后(17,21)。③系自子姓。殷纣叔箕子之后(12,17,60)。【望】 太原(17,60,418)。【人】 箕郑父,春秋时晋大夫(7,17)。箕堪,汉时西华令(12,17)。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子姓。箕子之国,商畿内诸侯。杜预云: ‘太原阳邑南有箕阳邑。’ 隋改曰太谷,今隶太原。武王克商,改封箕子于朝鲜,其地后为晋邑。” 《姓氏考略》注引 《姓谱》 亦云:“殷箕子之后。”此当以国为氏,系出子姓。《中国姓氏大全》 作 “周朝段箕子的后代”。“”,当为 “” (即 “”,因迁都于 “”,故亦称“”,或商殷连称) 之误。②晋既据箕国故地而以为邑,封大夫箕郑父,乃以邑为氏,亦称箕氏。此出太原。(按:《姓氏词典》注作“太子”,“”当为 “” 之误。)

汉代有箕闳,骑胡校尉; 晋有箕淡,将军。

猜你喜欢

  • 读音:Lián连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后代遂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遂成连姓。二是以官名为氏,出自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等官职

  • 耆門

    读音:Qímén【源】春秋时楚公族之后(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觿》亦收,未详其源。

  • 子献

    读音:zǐ xiàn陈桓公之孙子献之后。(见《风俗通》)

  • 读音:Huàn【源】 见《中华姓府》(63)及《新编千家姓》(73)。【布】 上海嘉定(351)、台湾桃园、台北(68,261)、湖南湘潭(373)、攸县(283)、长沙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

  • 读音:Zēng曾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出自姒姓。夏王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建立鄫国。后国灭,子孙后代遂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阝)旁为曾,表示离开故城。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苍山西北一带。西汉

  • 读音:Jīng经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为春秋时魏国经侯后代。二是以字为姓氏。东汉时,光武帝族父,字经孙,其后人便以经孙作为他们的复姓,后来演变简化为经姓。今全国多地均有经氏族人分布。经姓历史

  • 读音:Qīn【源】 见《姓觿》(17)。【布】河南洛宁(294)、江苏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人】亲弗,春秋时齐国人,曾为秦国宰相(17,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多此姓,太原、大同、临

  • 读音:tóng【源】 ①童国之后(17)。东汉时有侯国僮,故城在今安徽泗县东北。童国或即僮国。或童氏从人以别其族(12,15,60)。②满族姓。【望】 丹阳(17,60,418)。【布】 安徽淮南(3

  • 西素

    读音:Xīsù【源】 见傅馀頠《复姓录》(7,63)。《姓氏词典》 引 《复姓录》收载。未详其源。

  • 理塔哩

    读音:Lǐtǎlī【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 一作〔李塔理〕(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