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ú

竺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氏,出自竹姓,后改为竺姓。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国,伯夷、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称竹氏。至汉代,有枞阳人竹晏,因避仇而改为竺姓,遂相沿至今。二是出自天竺。汉代西域天竺国(今印度)人,定居中国后有以国名为姓者,称竺姓。

竺姓主要来自古天竺国。竺姓望族居东海郡(今山东兖州东南),今宁波奉化多有竺姓人士居住,有后竺村等。

竺姓历史人物有竺法深,晋代僧人。俗姓王,琅琊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北)人。18岁出家为僧,师从名僧刘元真,刻苦钻研般若学的佛学理论,在京城长安小有名声。他曾在24岁时,独自登坛讲解《正法华经》《大品般若经》,义理分明,前来听讲者达数百人之众。竺道生,南朝宋著名僧人,传说他曾经对石头讲授涅槃经,石头都为之点头。竺渊,明朝文士,宣德年间中进士。正统中担任福建参议,朝廷命令他监守银坑。后盗贼四起,竺渊率众捕盗,反被盗贼所捕,因不屈被杀。竺可桢,浙江人,中国近代著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竺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零二位。


【源】 ①山西侯马出土战国盟书上已有竺姓(86)。又,西汉宣帝时有谒者竺次(17,60)。均早于东汉。②系自竹姓。东汉枞阳侯竹晏之后,以其出于名贤之后,相传为商季伯夷叔齐之后,乃于竹姓下加二字为竺氏(7,9,11,17)。③本为汉时西域天竺国胡人,归中国者以竺为氏(6,11,12,17)。④满族姓(344)。【望】 东海(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竺姓人口94%。【人】 竺曾,东汉光武时酒泉都尉(21)。竺渊,明时浙江奉化人,宣德进士,正统中福建参议(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大同、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安徽之贵池及泾县、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清通志》亦俱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本天竺胡人,后汉归中国而称竺氏。” 此当以国为氏,出自印度。②又称: “后汉竺晏,本姓竹,避仇加 ‘二’。”

汉有竺次,宣帝时谒者; 又有竺固,后汉侍中,西平侯; 宋代有竺大年,奉化人; 明代有竺渊,福建参议; 清代有竺华邦,沧州吏目。

猜你喜欢

  • 賴陳

    读音:Làichén【综】 由赖、陈二姓合成,北京有此姓。《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其注据《半月谈》1992年第18期称: “当代璧联姓,今广西省北海市有此姓。”

  • 读音:Zǐ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傈僳族有此姓。此姓系泸水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读音:Kuàng【源】①春秋时晋之乐师师旷之后,以名为氏,见《风俗通》(1,7,9,12,60)。②古旷国之后有旷氏、邝后、氏,见《国名纪》(17)。一说,旷即邝,以国为氏(8,60)

  • 霍羅托

    读音:Huòluótuō【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色楞之妻为霍罗托氏(260)。

  • 读音:qín【音】 覃氏有Tán、Xún、Qín三音(17,82)。见覃(Xùn)。【源】 系自妘姓。谭去言为覃氏(11,12,60)。【望】 齐郡(17,418)。【布】 分布较广,不同音之覃姓约占

  • 朝日朝恩克

    读音:Zhāorìzhāoēnkè赫哲族姓氏,汉意为 “黄鼠狼”,乃氏族图腾,后以为姓。后或改为单姓“黄”,盖取其汉意之首字而得。见 《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

  • 读音:xī【源】 ①古有夕国,见《姓考》。古夕侯之后有夕氏、昔氏,见《风俗通》(17)。②汉时巴板楯蛮(土家族之先民)七姓有罗、朴、督、鄂、度、夕、龚,见《汉书》(7,17)。【望】 巴郡(17,41

  • 工僂

    读音:Gōnglóu【源】 齐有工偻氏,见《左传》(7,9,17)。【人】 工偻洒,战国时齐人,闾丘婴之党(21,26)。《姓氏词典》引《姓觿》收载,未详其源。(按:疑即 “工娄” 氏。遂人四族之

  • 徐佳

    读音:Xújiā【综】 清文宗玫贵妃为徐佳氏(72)。镶蓝旗满洲护军五黑之妻亦为徐佳氏(260)。

  • 读音:Quán全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全椒,今属安徽;古全州,在今广西全县;全山,一作泉山,在福建浦城县东北。这三地的居民有以地名为姓者,称全氏。二是以官职名为姓氏,出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