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端木

端木


读音:Duān mù

端木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春秋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端木赐。他的后代有一部分以父名为姓,遂有端木姓。二是为回族复姓之一。

端木姓早期活动于河南一带。

端木姓历史人物有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时卫国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能言善辩,又善于经商,富甲一方。

端木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四十七位。


【源】 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之后(17,60,62)。【变】后有改为端氏、木氏者(69)。【望】东鲁(17,60,418)。【布】山西平陆(298)、上海嘉定(351)、陕西城固(383)、江苏武进(314)、湖南长沙(236)、台湾(64,68,261)、河南洛宁(294)、南乐、宁夏银川、北京、浙江丽水、安徽等地均有此姓。【人】端木孝思、明初为史官,善属文、尤工书法(21)。


现行较罕见复姓。今北京,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长治、运城,湖北之武昌等地有分布。汉族、满族、回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据《元和姓纂》 注云: “孔子弟子端木赐之后。望出东鲁。” 郑樵注云: “端木赐之后,改为木氏,又为沐氏。” 《中文大字典》则注: “端木,复姓,后省称端氏; 又,避仇称木氏。” ②回族之端木氏,当来自汉姓。其先本为汉人,因改信伊斯兰教,其后遂融为回族,连同其端木之姓。

战国时有端木·叔,巨富; 清代有端木·国瑚,青田人,内阁中书; 当代有端木·蕻良,作家。

猜你喜欢

  • 读音:Shào邵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姬姓。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周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秦并六国,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

  • 颛臾

    读音:zhuān yú太昊伏羲氏,其后裔当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之裔嗣。(见《史记·补三皇纪》)风姓,伏羲氏后,封颛臾,为鲁附庸国,子孙以国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 什爾格特依

    读音:Shí’ěrgétèyī【综】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查隆阿之妻为什尔格特依氏(260)。

  • 读音:Xīng【源】 ①系自姬姓。卫公族之后有兴氏(8,60,62)。②东胡慕容氏破后,种族仍繁,北魏道武帝天赐末,颇忌而诛之,时有免者,不敢姓慕容,皆以兴为氏,后诏复旧姓,见《北史·慕容白曜传》(1

  • 斡亦剌

    读音:Wòyìlá【源】斡亦剌,又译外剌、猥剌,复数为斡亦剌惕。蒙古的一部。居于色楞格河支流德勒格尔河以北地区。明时称瓦剌(397)。当以部为氏。【人】也不干,斡亦剌氏,尚延安公主,封延安王。脱亦列赤

  • 欒鞮

    读音:Luántí《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未详其源。(按:疑即“挛鞮”,详见该条。)

  • 祝丘

    读音:zhù qiū【源】 祝融氏之后有祝丘氏(15,60,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词典》据《姓考》 注云: “以地名为姓氏。祝丘,春秋鲁邑。在今山东

  • 鹿门

    读音:lù mén以所居为氏,如桐门、雍门之类。(见《姓氏考略》)(按:鹿门为齐国城门)

  • 三㐾

    读音:Sānyuán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词典》亦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希姓录》云:“源于子姓。 ‘微子之后’。”查字书无“㐾”字, 疑乃“伉”字

  • 古扎

    读音:Gǔzhā现行藏族姓氏。今四川道孚有分布。本为房名,以房名代姓。此姓由道孚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