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chì wēn【编】 代北姓,后改为温氏,见《魏书·官氏志》(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魏书·官氏志》云: “代北姓,后改为温氏。”(按: 《郑通志·
读音:Zhí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ǚ吕姓来源有三个。一是出自姜姓。炎帝后裔伯夷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吕国(今河南南阳西)。春秋初吕国被蔡国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姓。二是出自魏姓,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魏犨之子——
读音:Tǐng/Tiing【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读音:Gùyě【源】 见《姓氏考略》(444)。即古冶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古冶” 引张澍之论云: “当为古冶官之后以为氏。一作古野,又作固野。”
读音:mào juàn【综】 北魏时南方有茂眷氏,后改为茂氏,见《魏书·官氏志》(7,17,27,70)。一说,茂眷为茙眷之刻误(7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魏书·官氏
读音:A-dí【源】 彝族姓(375)。
读音:Bāěrjíěr赫哲族姓氏。本氏族名,族人以之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
读音:Zhòng/Jong,Jung【综】源出不详。上海嘉定有此姓(351)。
读音:Róng融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颛顼的后代有祝融氏,祝融氏后人分为祝姓和融姓两支。融姓历史人物有祝融,他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相传为炎帝的后人,高辛氏帝喾时曾任火正,因光明四海被称为祝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