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ōng qiáng蔡仲后。(见《路史》)曹叔开伯之后亦有公强氏。(见《姓氏考略》)《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其注云: “即公彊氏”。“强”“彊”古本为二字,并非异体字。疑
读音:Qì/Chih,Chi【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
读音:Jù【音】 又音炒(Chǎo)(17)。【源】 见《姓觿》(17)。【变】 一作〔㷅〕(17)。【望】 河东(17,418)。【人】 焣子,见《汉书·古今人表》(11,17,26)
读音:Tàishī【源】 殷太师疵之后,见《广韵》(60,62)。【它】 《元和姓纂》有商太师挚,周太师疵。宋邓名世按,二人皆以官称,而未必为氏(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
读音:Páilóng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蒙八旗之镶黄旗人阿什岱,即姓排龙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又作“揆龙”。
读音:Miào缪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谥号为姓氏,源自嬴姓。春秋时的秦穆公死后谥号为“缪”,因为古代“缪”、“穆”二字同音,所以秦缪公又常常写作秦穆公。他的庶子孙就以他的谥号为姓,称缪姓。
读音:Sèwēi【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23,63,260)。
读音:Xuēqiān《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夷姓通考》 注云:“鲜卑姓。以部落名为姓氏。‘鲜卑别部’。”《西秦录》有薛千·大悉伏。
读音:Luósānɡ【综】 藏族姓。原居西康巴安(即今四川巴塘)(255)。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亦见《中华姓府》(63)。
读音:Liángwéimíng【源】 西夏人复姓。由汉姓梁与西夏姓嵬名所合成(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