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
【源】 见《姓苑》(15,21)。当为狄历氏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望】扶风(7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乐亭、景县,山东之昌乐、东平、平邑、平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姓氏寻源》云: “当为狄历氏之后。”狄历,我国古代赤狄之一部。
【源】 见《姓苑》(15,21)。当为狄历氏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望】扶风(7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乐亭、景县,山东之昌乐、东平、平邑、平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姓氏寻源》云: “当为狄历氏之后。”狄历,我国古代赤狄之一部。
读音:mò【源】 ①本姓秣,因避难去禾为末氏(6,7,9,15,17)。 ②夏时桀臣末喜(9),此为末姓之始。 ③末那楼氏或有改姓末者(62)。 ④唐时吐蕃族姓。吐蕃将尚恐热,为落门川讨击使,姓末,名
读音:Huì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此姓系永登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按: 旧或音suì,指扫帚,疑乃指物为姓?)
读音:qí wú【源】①春秋时晋大夫綦毋张之后(60,62)。②匈奴有綦毋氏(60,62)。【变】或作綦母氏,如《晋书》之綦母达,《北史》之綦母怀文,《唐书》之綦母潜,均作母。然《左传》綦毋张,石本、
读音:Mòhū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180,260)。 【变】 一作〔墨呼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Guānqí【综】 周有关其思,后为郑武公所戳,见《史记·韩非子传》(21,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史记·韩非传》 云: “周有关其·思,为郑武公所戮。”
读音:zǐ sì郑穆公騑字子驷之后。(见《万姓统谱》)
读音:Āpàtǎ′ní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以部为姓,或称“达能”。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Chǒng【源】 见《姓苑》(15,21,60)。【布】 江苏武进(314)、河南林县(343)、浙江萧山(209)、内蒙古达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人】 宠义,三国时蜀汉长史(21,62)。宠令
读音:Húh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呼尔哈乌拉(23,63,180,260)。 【变】一作〔瑚琥〕(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呼尔哈、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Xué【源】 见《姓苑》(6,7,9,12,15)。出自学校官者之后(60,63)。【望】东鲁(17,418),东吴(261)。【布】安徽淮南(362)、河北卢龙(289)、江苏武进(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