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āo

【源】 ①浇(夏时寒促之子)之臣椒,浇使求少康者,见《左传》。其后为氏(60,62)。②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伍举,食邑于椒(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南椒陂),谓之椒举,其后以邑为氏(7,60,62)。一说,伍参之祖 父字椒,椒举以王父字为氏(7)。③春秋时宋大夫华椒之后,见《姓考》(17)。【变】 亦作茮(17)、湫(19,60)。【望】 楚郡(17,418)。【人】 椒钦,汉时河北大名人(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 《姓氏考略》据《左传》 注云: “浇之臣椒,浇使求少康者,其后为氏。” “”,乃寒浞之子。少康,即夏王少康,夏启孙。②郑樵则云: “楚伍参之后也。或为伍氏,或为椒氏。”归“以字为氏”。(按: 《姓氏考略》、《康熙字典》等皆为“以邑为氏”。)

汉代有椒钦。

猜你喜欢

  • 王孙

    读音:wáng sūn出自周王之孙仕诸侯者,别为王孙氏。吴有王孙雒,齐有王孙挥,而顷王之后,王孙贾之子王孙齐谥昭子,皆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王孙,姬姓,周王孙满之后。(见《万姓统谱》)

  • 許兀慎

    读音:Xǔwùshèn【源】 元时人姓(24)。许兀慎,又译〔许慎〕、〔旭申〕、忽神。蒙古迭儿列斤部之一(397),当以部为氏。【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学顺〕(24)。【人】 博尔忽,许兀慎氏

  • 中駟

    读音:Zhōngsì【源】 左伯之后有中驷氏,见《希姓录》(63)。《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希姓录》注云: “源于姬姓。‘太伯之后’。”太伯,当指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吴之始封君。

  • 默爾奇斯

    读音:Mòěrqísī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史·太祖纪》载: “帝征托克托及库楚类汗时,卫喇特部等遇太祖前锋,不战而降,因用为向导,至雅尔达实河讨默尔奇斯部,灭之。” 《

  • 读音:Jiān【音】 籛姓有Jiǎn、Jiān二音,见《广韵》(86)。参见籛(Jiǎn)姓。【源】 陆终之子彭祖,姓籛名铿,见《姓苑》(9,12,21,60,68)。【望】 彭城(17,418)。【

  • 读音:Qiǎng《姓氏词典》 引 《贵姓何来》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 阿塔里吉歹

    读音:Ātǎlǐ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阿塔里吉达”。

  • 烏齊喜特

    读音:Wūqíxǐ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噜特(23,63,260)。【变】 清满洲镶红旗中有乌济喜特氏(259)、〔乌济喜特〕似即乌齐喜特之异译。【人】 乌齐喜特博啰达汉,清蒙古镶红旗人,由

  • 读音:wù【源】 ①春秋时晋公族之后有戊氏,见《路史》(60,62)。一说,大戊氏所改,大戊氏为春秋时晋公子大戊之后(60,62)。②少数民族姓,见《后魏官氏志》(17)。【望】 会稽(17,62)。

  • 昂喇

    读音:nglǎ【综】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刀哥之妻为昂喇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