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ǔyě【源】 代北人姓(12,27,60,62)。【变】 亦作〔鹘野〕。张澍《姓氏五书注》云,《通志》中既列鹘也氏,又列鹘野氏,分之为二姓,实误。鹘也亦作鹘野,犹如费也头亦作费野头(60,62
读音:shǒu【音】 又音纂(Zuǎn)(30)。【源】 见《姓苑》(9,11,12)。【望】 西河(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守恭,宋时惠州人,为苏东坡在惠州荐诗酒
读音:Fēnɡ【源】 伏羲风姓,后有风氏、偑氏、氏、飌氏(9,21)。
读音:Yǒuyǐn【源】春秋时楚国官名有莠尹,以官为氏(60)。一说,楚大夫莠尹之后,见《路史》(17,62)。 【人】莠尹然,春秋时楚人(1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注云: “楚大夫,以
读音:Běitáng【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Língshàng【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Gōu【源】 ①钩弋氏之后,或为钩氏,见《姓苑》(7,9,17,24,60)。②本勾氏,宋避高宗讳加金为钩,见《挥麈录》(7,11,17,24,60)。【望】 开封(17,418)。【变】亦作〔
读音:Nánzhé《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收载,“唐有南遮波资。”未详其他。
读音:cāng wú一作苍梧,以地为氏。(见《姓氏考略》)
读音:Jiáào【源】 春秋时楚大夫熊麋郏敖之后,见《姓源》(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 《姓氏词典》亦载,其注云: “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源于芈姓。《姓源》: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