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赫哩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那木都鲁(23,63,180,260)。【变】 ①一作〔梅赫理〕(260)。②清正红旗蒙古护军增舒之妻为梅色里氏,镶蓝旗满洲护军六格之妻为梅赫勒氏,正白旗满洲护军布尔他知之妻为梅知勒氏(260)。〔梅色里〕、〔梅赫勒〕,〔梅知勒〕等似均系梅赫哩氏之异译。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那木都鲁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那木都鲁(23,63,180,260)。【变】 ①一作〔梅赫理〕(260)。②清正红旗蒙古护军增舒之妻为梅色里氏,镶蓝旗满洲护军六格之妻为梅赫勒氏,正白旗满洲护军布尔他知之妻为梅知勒氏(260)。〔梅色里〕、〔梅赫勒〕,〔梅知勒〕等似均系梅赫哩氏之异译。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那木都鲁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qī shū夏世侯伯。(见《路史》)
读音:Lián连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后代遂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遂成连姓。二是以官名为氏,出自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等官职
读音:Nāmò【综】 代北人姓。后改为莫氏(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莫”。《姓氏考略》引作“邢莫”。(按: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既无“那莫”,
读音:gēng【源】 ①春秋时鲁季平子伐营取郠(故城在今山东沂水),后去邑为更氏,见《姓谱》(17,62)。②古时乡官有五更,其后以官为氏(60,62)。【望】 魏郡(17,418)。【变】 一作〔&
读音:mǐn【源】 系自羌姓。齐湣王之后以谥为氏,见《世本》(4,17)。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湣氏(8,17,19,21)。【变】 一作〔涽〕(19,2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
读音:Chángqiū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词典》 有载,其注“常丘” 云: “又作 ‘常邱’。见《姓解》。”
读音:fú yú吴有凫臾氏。(见《路史》)百济之夫余,音转为凫臾氏。(见《通志·氏族略》)
读音:Shùjiǎ【综】 元时人姓。其先为金时女真姓术甲氏,至元时有改写为述甲者。至元十三年浙江慈溪县尹述甲寿德,见《延祐四明志》(399)。
读音:Lùgān【源】 见《中华姓府》(63)。
读音:Dènghóu【源】 商王武丁之季父为邓侯,后灭于楚,后有邓侯氏(8,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武丁季父曼侯之后有邓侯氏。”则此当系出子姓。邓,古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