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ǎng

《姓氏词典》 引 《集韵》 收载,未详其源。(按:朖,或作“”,故朖氏,当与朗氏同源,或为朗姓分族。)

猜你喜欢

  • 阿蘇克

    读音:Āsū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阿苏克系地名,以地为氏(23,63)。【变】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鄂穆图之妻为阿苏格氏(260),〔阿苏格〕似即阿苏克之异译。【人】 阿苏克博尔济,清蒙古正

  • 食盞

    读音:Shízhǎn【综】 系石盏氏所改。食盏撒里,金世宗大定三年时同知,见《万历泽州志》(71)。

  • 翁觀

    读音:Wēngguàn【源】 元蒙古人姓,以部名为氏(24,63)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部落名,以部为氏。元阿勒古斯、托克塔古哩,翁观部人。

  • 读音:Lèng【综】 源出不详。江西宁都有此姓(280)。

  • 读音:Léi雷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方雷氏。古诸侯方雷氏,以国名为氏,后一支改为单姓雷。二是以祖名为姓氏,黄帝有臣子雷公,后世以祖名为姓氏。三是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末以及魏晋

  • 一郍蔞

    读音:Yī'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 云: “一郍蒌氏,后改为蒌氏。”(按: 郍,即 “那”之异体。一郍蒌,即一那蒌氏,亦即壹那蒌氏,又

  • 拔略

    读音:bá lüè【综】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苏氏,见《魏书·官氏志》(6,7,12,27,60)。一说,即拔略氏(70)。亦作〔拔畧〕(7)。【人】拔略昶,北魏时都督(6,21)。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

  • 读音:Zǔ【源】系自姬姓。成周支庶之后有组氏(17,60)。【布】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运城、湖南之芷江、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

  • 荅荅兒歹

    读音:Dādā’ér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荅荅尔歹氏(13)。【变】 亦作〔塔塔歹〕(13)。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塔塔尔岱〕(24)。

  • 读音:Sī司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神农时有官名司怪,专事占卜,其后代子孙以司为姓,称司氏。二是改姓而来。由司马、司寇、司德、司城等姓氏中改为单姓司者。三是少数民族改姓。蒙古族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