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有鬲

有鬲

读音:yǒu gé

【源】 有鬲,夏时诸侯国,以国为氏。寒促杀夏帝相,其臣靡奔有鬲氏(故城在今山东德州北有鬲故城)(7,17,24)。一说,仲康封弟叔能于河洛(指黄河、洛水两流域之地),曰有鬲氏(60)。【变】 一作〔有隔〕(17)。


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续通志·氏族略》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曰: “夏诸侯,以国为氏。少康之臣靡常奔焉,自其国收三国之烬,以灭寒浞。”三国,《姓氏考略》引作“二国”,此以国为氏。②《姓氏考略》 注称:“仲康封弟叔能於河洛,曰有鬲氏。”此则系出姒姓。

猜你喜欢

  • 读音:shén【源】 ①神农氏之后,见《风俗通》(1,6,9,12,17)。神农氏裔榆罔失帝位,子孙遂以神为氏,见《丹徒县志》(60,62)。②黄帝臣有神皇直,与力牧等讨蚩尤者,神氏宜出此(1)。【望

  • 读音:yì【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季孙意如之后(17,60,62)。亦见《姓苑》(6,9,12,15)。【望】 齐郡(17,60,418)。【布】 广东顺德(363)、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

  • 读音:Dié/Dye【源】 蛇咥氏后改为咥氏,见《广韵》(63)。

  • 读音:Miǎn【源】见《姓苑》(15,21,62)。 【布】北京有此姓。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 和拔奚

    读音:Hébáxī【源】 北魏时代北姓(9)。《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jiāo【源】 ①周时莒国之后有郊氏,见《路史》(17,60,62)。 ②春秋时楚国有郊氏,见《路史》(60,62)。③《穆天子传》有正公郊父,郊姓或始此(60,62)。【布】 湖北武汉(91)

  • 函舆

    读音:hán yú与“函与”同。

  • 读音:é河南郑州有鹅氏。(见《万姓统谱》)

  • 恰喇

    读音:Qià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宁古塔(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宁古塔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bàn【源】 ①见《姓苑》(15,21,62)。②宋时王安石异名半山,其后或有以为姓,如稷姓、鹤姓之类。或以地名为氏(62)。③傣族姓(164,165)。【变】 一作伴(91)。【布】 云南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