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偃
【源】 皋陶偃姓之后,(6,7,60)。一说,少昊之裔,见《姓源》(17)。按:皋陶即咎繇,传说中东夷族首领,偃姓。相传曾为舜之掌刑之官,后为禹选为继位人,因早死,未能继位。春秋时英、六等国为其后裔。少昊即少皞,传说中东夷族首领,名挚(一作质),一说号金天氏。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相传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春秋时郯国为其后裔。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云: “皋陶偃姓之后。”皋陶,相传为东夷首领,偃姓。其后有有偃氏。
【源】 皋陶偃姓之后,(6,7,60)。一说,少昊之裔,见《姓源》(17)。按:皋陶即咎繇,传说中东夷族首领,偃姓。相传曾为舜之掌刑之官,后为禹选为继位人,因早死,未能继位。春秋时英、六等国为其后裔。少昊即少皞,传说中东夷族首领,名挚(一作质),一说号金天氏。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相传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春秋时郯国为其后裔。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云: “皋陶偃姓之后。”皋陶,相传为东夷首领,偃姓。其后有有偃氏。
读音:Qiūlíng【源】 源出不详,或系丘目陵氏之省字。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 引 《中华大字典》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Cí【综】 见《中华姓府》(63)。《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其注称: “汉有雌栗靡”,未详其源。
读音:Dú【源】 见《姓苑》(15,21)。【布】 大陆南方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临汾、运城以及吕梁、晋中等地区均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Móuluò【源】 回纥葛逻禄部有三族,一曰谋落,见《唐书》(60,62,63)。当系回纥姓之音译(62)。历史上回纥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唐书》注云: “回纥葛逻禄有三族,一曰
读音:Shūyán【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设楞之妻为舒严氏(260)。
读音:xī shí lú后魏代北姓,后改为索卢氏。(见《魏书·官氏志》)一作奚什卢。
读音:jǐn出于锦官之后。锦被,郎中令。(见《万姓统谱》)
读音:Kǎobǔyěsǎ现行基诺族姓氏。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后或改单姓“曹”。《中国人的姓名·基诺族》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Xīlínjué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五派,出宁古塔、汪秦(一作汪钦)、尼马察、哈达、讷图村、瓦尔喀、吉阳、长白山、佛阿拉、呼纳赫和罗萨克察、孔库木、辉发、乌拉哈达、库伦达巴汉等地(2
读音:Wǎn【综】 瑶族姓(118)。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广西龙胜三门乡同列屯有此姓(118)。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晋城、临汾,安徽之霍山,云南之通海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