暣
【源】 见《纂要》(21)。【变】 亦作㫓(17,62)。【望】 陇西(17,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暣,古气字,见《纂要》。” 《姓氏词典》据《姓觿》注云: “系气姓分族”。亦可参考。
【源】 见《纂要》(21)。【变】 亦作㫓(17,62)。【望】 陇西(17,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暣,古气字,见《纂要》。” 《姓氏词典》据《姓觿》注云: “系气姓分族”。亦可参考。
读音:Níyōngt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法穆纳哈达(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法穆纳、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xià lǐ【综】 汉时四皓之一为夏里黄公,河内轵人(6,7,12)。一说,黄公姓崔名廓。一说为夏黄公,无里字,姓崔名广,隐居夏里,号黄公(26)。则夏里并非姓。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Zǒngjiān【综】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jiǎ【源】 见《姓苑》(7)。【望】 陈留(17,21,60,418)。【布】 河北卢龙(289)、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假仓,汉时人,治尚书(7,9,12,15,17
读音:Nòu【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公族之后有獳氏,见《姓考》(17,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注云: “源于姬姓,‘卫公族支庶之后’
读音:Lái【源】 州名,见《姓苑》(15,21,63)。涞水,源出河北涞源县涞山,当以水为氏(62)。【布】 山西广灵有此姓(3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
读音:Qūtóng【源】 北魏时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7,9,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古今姓氏校勘记》收载; 《姓氏词典》 引 《魏书·官氏志》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gé【源】①出自金天氏(即少昊)之裔允格之后,以字为氏(6,7,12,17,60)。②清满洲正红旗有格氏(260)。③蒙古族姓(369)。 【望】北海(17,60,418),陈留(21)。 【布
读音:Bóhéluó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科尔沁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Wūlìsī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引《瑷珲县志》收载。后或改为单姓“吴”,盖取其哈拉乌力斯之首音,谐以汉字“吴”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