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謨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八派,出伊巴丹、塔山堡、哈达、黑龙江、叶赫、齐齐哈尔、努克特勤、苏完等(23,63,180,260)。【人】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高礼之妻为托谟氏(260)。
清代满族姓氏。散处伊巴丹、塔山、哈达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伊巴丹,在今吉林之伊通县东。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八派,出伊巴丹、塔山堡、哈达、黑龙江、叶赫、齐齐哈尔、努克特勤、苏完等(23,63,180,260)。【人】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高礼之妻为托谟氏(260)。
清代满族姓氏。散处伊巴丹、塔山、哈达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伊巴丹,在今吉林之伊通县东。
读音:Niè【源】①聂,卫邑(故城在今山东聊城),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此,因氏(6,7,12,17,60)。又,《广韵》、《韵谱》、《姓解》、《姓氏急就篇》等均作楚大夫食采于聂,必误。楚大夫有摄叔,无聂
读音:Hédài【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穆津泰之妻为和岱氏(260)。
读音:Yī'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魏书·官氏志》 云: “一郍蒌氏,后改为蒌氏。”(按: 郍,即 “那”之异体。一郍蒌,即一那蒌氏,亦即壹那蒌氏,又
读音:Màilǐgǔ《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称: “历史上的三字姓。”; 《姓氏词典》 引《姓觿》亦收,注云:“元有行台镇抚迈里古·思”,未详其源。(按: 《中国人
读音:Qiūlǘ【音】 亦音秋闾(Qiūlǘ)、陬闾(Zōulǘ)(60,62)。【源】 春秋时徐偃王之食邑取虑(故城在今江苏睢宁西南),因氏(6,7,12,60)。【布】 唐时临淮郡有此姓(6,7,
读音:hóu sǒu【源】 春秋时已姓国(故城在今河南唐河)国君叔安之后有侯叟氏(1,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 云: “
读音:Qì′nǔ《姓氏词典》引 《唐书》收载,“唐有器弩悉弄。”未详其他。
读音:Báiyīěr【综】 鄂伦春族姓。白依尔为氏族名,以族为氏,世居黑龙江诺敏河一带,汉姓为白(190)。白姓又分特格白依尔、吾库萨依尔、昭伦千、乌永那千、查拉巴克千等小姓,而且互不通婚(191)。
读音:fèi yě tóu代北人姓,后改为宇文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Zhāngyáng《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其据新加坡《联合晚报》 注称:: 当代譬联姓,如张杨舒仪、张杨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