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uō

【源】 ①商有多父鼎,多姓始此(60,62)。②汉时无锡侯驺多军之子卯,以王父名为氏(7,60)。一说,越王之后有多姓,见《姓源》(17)。③复姓多于、多兰氏有改姓多者(7,24)。④唐时坻丘郡六姓之一为多氏,见《寰宇记》(7,60)。⑤云南剁姓后改为多氏(60,62)。⑥达斡尔族德贡氏,汉姓为多(189)。⑦明时云南永昌府龙陵厅遮放宣抚司土副使,陇川宣抚使均为多氏,傣族(253)。今傣族姓(164,165)。⑧蒙古族姓,原属布特哈部喜札嘎尔旗(255)。【望】 丹阳(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多卯,汉时多军之子,袭封无锡侯(7,15)。多象谦,清顺治丙戌年进士(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黄骅、辛集、涉县、围场,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鱼台,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新疆之布尔津,湖北之武昌,安徽之泾县,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傣、藏、傈僳、达斡尔等多个民族有此姓。《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商有多父鼎,多姓始此。”② 《续通志·氏族略》 注云: 宋 (按: 原文如此。宋,当作 ‘汉’) 《功臣表》: 多军,故东粤将,汉兵至,弃甲降。武帝元封元年,封无锡侯,千户。薨。子卯嗣位。” (按: 《古今姓氏书辨证》 曰: 李奇注《两粤传》及《汉书音义》 皆曰: “多军,名也。”且粤姓驺氏,则多军宜姓驺。然其子卯不以姓者,则必多为氏矣。近世临川有瘍医,皆多氏而不知其自出,若非无锡侯之裔,必多于、多兰之类有改为多氏者。) ③ 《姓氏考略》据《寰宇记》 注云: “唐抵丘郡六姓,一曰多氏。”④又云: “云南夷亦有多姓,系剁氏改。” ⑤或为达斡尔族之 “德贡” 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而为单姓。系出敖拉“哈拉”。

汉代有多卯,汉无锡侯多军之子; 五代时后蜀有多岳; 明代有多思顺; 清代有多锡谦,顺治丙戍进士。

猜你喜欢

  • 努雅喇克

    读音:Nǔyǎlǎkè清代满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黑斤人,世居三姓地方。(按: 《姓氏词典》亦收,其注云: “为依兰 ‘三姓’ 之一。”误,“三姓”者,地名也,即今“依兰”县。)

  • 读音:Dōng【综】 源出不详。或系董字之讹。山西大同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浙江之杭州等地有分布。《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按: 苳, 草名, 疑即以草名为氏,

  • 斯布

    读音:Sībù【综】 纳西族姓。自称摩梭人,云南宁浪、永宁等地均有此姓(151)。

  • 黑肱

    读音:hēi gōng【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共王之子公子黑肱,字子皙,其后以名为氏(6,7,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芈姓,楚共王之子公子黑

  • 屈佳

    读音:Qū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辉发(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辉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安端

    读音:Ānduān《姓氏词典》 引 《新五代史》称: “五代有安端少君。”未详其源。

  • 你乃

    读音:Nǐnǎi【综】 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

  • 佹諸

    读音:Guǐzhū《姓氏词典》 引《姓觿》收载,其注云: “即诡诸氏。”

  • 读音:cǎi【源】 ①系自纪姓。黄帝之子夷鼓始封于采,为左人,其后有采氏,见《姓考》(6,12,17,60)。 ②系自任姓,见《潜夫论》(1,17)。③北魏献帝次弟侯氏,后改为采氏,见《魏书·官氏志》

  • 洪羅

    读音:Hóng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松阿里乌拉(23,63)。【人】 洪罗拖色,清镶黄旗人,世居松阿里乌拉,从征耿精忠、吴三桂有功,授骑都尉(23,63)。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