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夏侯

夏侯


读音:Xiàhóu

夏侯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杞为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封以侯爵,以奉大禹之祀,世称夏侯,其后代子孙因以为姓氏。

夏侯姓以谯郡(今安徽、河南之间)、鲁国郡(山东曲阜)为郡望。如今,夏侯姓主要分布于安徽、山东、江西等地。

夏侯姓历史人物有西汉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关系密切,跟随他起兵,转战各地,任太仆。后出击项羽,入西蜀,定三秦,屡立殊功,西汉建立后,封汝阴侯。

夏侯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三位。


【源】 系自姒姓。周时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至简公为楚所灭,弟佗奔鲁,鲁悼公以其为夏禹之后,给以采地为侯,因为夏侯氏(9,11,12,17,60)。【望】 谯郡,鲁国(17,21,60,418)。【布】 江西兴国(353)、萍乡(371)、北京、上海(91)、台湾台中(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夏侯婴,汉时沛人,封汝阴侯(21,61)。夏侯尚玄,元时华亭人,好著述,仕为东宫伴读(61)。


现行较罕见复姓。今北京、上海、江西之吉安、山西之太原及晋中地区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 “姒姓。夏禹之后。至东楼公,封为杞侯。至简公,为楚惠王所灭。弟他 (按: 或作 ‘佗’)奔鲁,悼公以他 (为) 夏后,受爵为侯,因氏焉。后去鲁之沛,分沛之谯,遂为郡人。” 《中文大字典》 注引 《姓谱》 亦云: “本姒姓,夏禹之后。周武王立,封夏裔于杞。杞为楚灭。简公弟佗奔鲁。鲁悼公以佗夏后,受爵为侯,因以为夏侯氏。”

汉代有夏侯始昌,鲁人; 三国魏有夏侯惇,谯人; 元代有夏侯尚玄,华亭人。

猜你喜欢

  • 读音:Liàn【源】 见《通志·氏族略》(12)、《正字通》(86)。【变】 一作䜌(7)。【望】 南郡(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 恋祕,汉时南

  • 读音:sài【音】 又音Sāi (86)、Sài(16,81)。【源】①天竺胡人姓。即释种,亦称塞种(60,62)。亦见《姓苑》(6,7,12,15)、《正字通》(81)。②秦末汉初南越人有塞氏(7

  • 读音:Qiú/Chyou【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 呼傅

    读音:Hūfù【综】 非汉族姓(17,60,62)。《姓氏词典》引《姓觿》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Jué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 《姓氏词典》引 《姓解》亦收,未详其源。

  • 薩尼

    读音:Sàní【源】彝族姓(375)。

  • 读音:Hún/Hwen,Hwun【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Eh,Oh,Ngok,Gok,O鄂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邑名为姓氏。春秋时,晋袁侯光曾封于鄂邑(今山西乡宁南),其支庶子孙以其原封地鄂邑为姓。二是以祖辈封号为姓氏,

  • 读音:Gǔ/Guu【源】 见《氏族博考》(16)、《合璧事类》(17)。《元和姓纂》云:诂非古,今无传,恐即古姓也(17)。

  • 帕勒坦

    读音:Pàlètǎn【综】 裕固族姓。帕勒坦又作〔帕塘〕,意为大眼睛,以人之绰号或生理特征为氏。世居甘肃肃南。西八个家部落有此姓。清末民初采用汉姓潘(198)。裕固族姓氏,或作“帕塘”,意为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