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失
【源】 代北突厥族姓。北蕃酋帅有咄密支颉利发,姓执失氏,降唐,为定襄州都督(7,12,60)。【变】 ①后改为执氏(60)。②又,《中华姓府》引《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有报矢氏(63)。疑〔报矢〕为执失氏之讹。【望】 定襄(17,60,418)。【人】 执失思力,唐时归州刺史(21)。
历史上突厥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北番酋帅有屈密支颉利发,姓执失氏。”
唐代有执失·思力,屈密支颉利发之子。
【源】 代北突厥族姓。北蕃酋帅有咄密支颉利发,姓执失氏,降唐,为定襄州都督(7,12,60)。【变】 ①后改为执氏(60)。②又,《中华姓府》引《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有报矢氏(63)。疑〔报矢〕为执失氏之讹。【望】 定襄(17,60,418)。【人】 执失思力,唐时归州刺史(21)。
历史上突厥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北番酋帅有屈密支颉利发,姓执失氏。”
唐代有执失·思力,屈密支颉利发之子。
读音:yáng shí杨食后,晋后。(见《路史》)一作扬食。
读音:Dédūlè【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德都勒,以地为氏(23,30,63,180,260)。②达斡尔族姓。亦作〔德都尔〕、〔德笃勒〕(189)。【变】 ①一作〔德都哷〕(23)。②清正蓝旗满洲
读音:Nǔhūqí蒙古族姓氏。其意为 “窑”,后或取“窑”之音谐以汉姓“姚”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读音:Yòu【源】 见《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21)及《新编千家姓 》(73)。【变】 亦作祐(91)。【布】 江苏武进有此姓(314)。【人】 佑忠,明时北流人,乐昌丞(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
读音:Chéng【源】 见《玉堂字汇》(65)及《集韵》(8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据《集韵》 收载;《姓氏词典》引《五方元音》亦载,其注云:“以水名为姓氏。 氶水, 源出山东峄县。”
读音:liáo【源】 ①春秋时晋杨氏大夫僚安之后(17)。②春秋时宋侍人宜僚之后,以名为氏(12,15,21)。【望】 晋阳(17,418)。【布】 北京有此姓(91)。【人】 僚祖,春秋时鲁昭公之侍
读音:Tà【综】 见《中华姓府》(63)。安徽淮南(362)、广东防城(62)、台湾高雄、桃园(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 《新
读音:chē jù齐有临淄大夫车遽氏。(见《世本》)
读音:hé jí【源】 ①鲜卑族姓(7,9,11,17,27)。②西魏大统十五年,文帝元宝炬赐巨鹿人雍州刺史耿豪为和稽氏(27,46,60,70)。【变】 ①和稽氏后改为缓氏,见《魏书·官氏志》(27
读音:Húbó【综】清驻防呼伦贝尔镶蓝旗中有瑚伯氏(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