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句龍

句龍

读音:Gōulóng

【源】 ①相传炎帝11世孙句龙,能平九州,辨土地之宜,为颛顼土正,其后为氏(60)。一说,出自共工氏之子句龙,为后土(一作士正),三代以降祀为社,子孙氏焉(7,11,12)。②东汉时南匈奴大人有句龙氏,即句龙吾斯,见《汉书·匈奴传》(17,21,60)。③句龙如渊,本句氏,为避宋高宗赵构之名讳,改句为句龙氏(11,21,60)。【变】 一作〔勾龙〕(12,21)。【布】 宋时蜀州多此姓(60)。【人】 句龙庆,宋时南阳人,开宝初为尚书丞(21)。句龙纬,元时太常博士,见《元诗选癸集》(399)。


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注云: “炎帝十一世孙句龙,能平九州,辨土地之宜,为颛顼土正,其后为氏。”②又据《后汉书·南匈奴传》 注云: “后汉南匈奴大人有句龙氏,即句龙吾斯。” 此则出自匈奴族。③或为勾姓所改。“勾字,去声。宋绍兴中避高宗嫌名皆变音字改易而为钩、苟、句、句龙、勺、约等。据 《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 (按: 此似应音jùlóng。)

南宋有句龙·如渊,绍兴御史中丞; 又,《宣和画谱》 有句龙·爽,蜀人。

猜你喜欢

  • 读音:Jí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此姓系武清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蕺,草名,又名鱼腥草,疑或以草名为姓,如兰、蕙之类。)

  • 鹖冠

    读音:hé guān賨人,以鹖冠为姓。(见《风俗通》)亦作褐冠氏。

  • 读音:mí【源】 ①舜之后有迷氏,见《路史》(60,63)。 ②其先为汉时烧当羌种,世居河北大允谷,二世滇吾之子迷吾之后有迷氏(17,62,242)。烧当羌为羌人一支,西汉时因部落酋长烧当而得名。【布

  • 读音:Zhái翟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黄帝之后。古时北方有翟国,为黄帝后裔所建,春秋时灭于晋,后人遂以原国名为姓,逃迁各地。二是为张姓所改。如安徽泾县之翟姓,原姓张。翟姓发源于

  • 读音:Xiá【源】 ①见《集韵》(63,80)。②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忒例孙之妻为叚氏(260)。【布】 台湾苗栗(68,261)、四川(92)、湖北钟祥(388)等地均有此姓。【人】 叚嘉通,春秋时晋人

  • 公扈

    读音:gōng hù【源】 系自曹姓。春秋时邾娄国(后改称邹,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26里之邾城)之族有公扈氏,见《公羊传》(60,62)。【人】 公扈古,春秋时鲁人(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

  • 克因

    读音:Kèyīn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 《黑龙江志稿》 收载,或作“克音”、“何因”。后改姓“秦”、“何”、“贺”。秦,乃 “克音” 促读谐以汉姓“秦”而得; “何”

  • 顏庚

    读音:Yán'gēng【综】春秋时齐大夫颜庚涿聚(17,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觿》亦收,未详其源。《左传》有颜庚涿聚,齐大夫。

  • 读音:bàn【源】 ①见《姓苑》(15,21,62)。②宋时王安石异名半山,其后或有以为姓,如稷姓、鹤姓之类。或以地名为氏(62)。③傣族姓(164,165)。【变】 一作伴(91)。【布】 云南德宏

  • 读音:Shū【源】本作疏,至汉时始分为二姓(62)。 【望】兰陵(17,418),长安(21,60)。 【变】一作〔踈〕(91,418)。 【布】江西弋阳(329)、台湾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