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uán

【源】 ①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北),号原伯,春秋时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6,9,12,17,60)。②春秋时晋灭原,以封先轸,因号原轸,其后以邑为氏(6,12,17,60)。③后唐明宗时有蕃人锡里扎拉,赐姓原名知感,见《旧五代史》(242)。【望】 东平(17,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山西、河南等省多此姓,二省原姓约占全国汉族原姓人口92%。【人】 原繁,春秋时郑大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围场,山东之平度、平邑、昌乐、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高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封於河内,今泽州沁水是其地也。周有原庄公,世为周卿士,故以邑为氏。往往其族散在他国而以本国为氏者。” 此以邑 (国) 为氏,系出姬姓。②或为先氏所改。《姓氏考略》据 《姓氏急就篇·注》称: “周文王子封於原,为原伯。晋灭之,封先轸,号原轸,其后并姓 ‘原’。”

春秋鲁有原元、原壤、原宪,孔子弟子; 陈有原仲;晋有原轸(按:原轸,《中国姓氏大全》 引作“原珍”,误); 汉代有原涉,茂陵人; 唐代有原复;明代有原性,蒲城人,德安府同知;清代有原济、原良。

猜你喜欢

  • 賽西

    读音:Sàixī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介休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邱林

    读音:Qiūlí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邱氏。一作“丘林”。

  • 读音:Mǎ【源】系出非汉族姓。又,佤族简恩氏,其后裔分别以其两子的名为氏,其一为玛氏(159)。亦作马,世居云南西盟(160)。亦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变】亦作码(91)。

  • 读音:Yóu【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裔,公子子游之后,去水从辵为遊氏(9,17)。故遊氏分自游氏。【变】 游、遊古文通用(17,60)。【望】 冯翊(7,60)。【布】 清时四川(59),今台

  • 读音:Ná《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 “拏”、“拿” 为异体字,作为姓氏,当与“拿” 同,或“拿”之分族。)

  • 读音:Chuǎn【源】 分自歂姓(91)。【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罕见姓,现代武汉有,一说出自歂姓,古字歂、喘相通。

  • 子牽

    读音:Zǐqiān【源】 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子栾坚之后,见《路史》(17,60)。【变】 亦作〔子栾〕(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齐大夫后有子牵氏。”未道其

  • 思結

    读音:Sījié【源】 隋唐时回纥外九族第六姓是思结氏(17,60,421)。【人】 思结归国,唐时卢山都督,见《唐书·王君奂传》(21)。历史上回纥族姓氏。为回纥九姓之一。《姓氏考略》收载,其据

  • 阿格塔沁

    读音:A-gétǎqìn【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318)。

  • 揆龍

    读音:Kuílóng【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23,63)。【人】 揆龙阿什岱,清镶黄旗人,世居克什克腾,天聪时从征明有功,赐巴图鲁号,授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