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īng

【源】 ①战国时赵相虞卿之后,见《风俗通》(1,7,17,60)。②周宣王时仲山甫食采于樊,封爵为侯,为周卿士,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17,62)。③项羽之将卿子将军宋义之后(7,12,60)。【望】 渤海、邵阳(6,12,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卿秦,战国时燕将(15,26)。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酒泉,湖北之洪湖、武昌,湖南之芷江,广西之灌阳、荔浦,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侗、布依、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引《风俗通》云:“虞卿之后。战国有卿秦,为魏将。望出渤海。”虞卿,亦战时人,游说之士,为赵相。此“以名为氏”。②《姓氏词典》据《姓谱》注云:“以官名为姓氏。”未得其详;③《姓氏考略》注云:“项羽将卿子冠军之后。”卿子冠军,即宋义。不当称其为“项羽将”,宋义为卿子冠军时,项羽亦受其节制。

汉代有卿仲辽,清河人,尚书令; 唐代有卿侃;明代有卿惟贤; 又有卿文瑞,嘉靖进士; 清代有卿悦,康熙戊戌进士; 又有卿祖培,灌阳人,太常寺少卿。

猜你喜欢

  • 寳濟

    读音:Bǎojǐ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科尔沁及察哈尔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晃合丹

    读音:Huǎnghedān【源】 元时人姓(57)。【变】 ①亦作〔晃合坛〕(57)、〔晃忽摊〕、〔晃兀摊〕(13)、〔鸿和坦〕、〔哈坦〕(24)、〔儿合丹〕(61)。②晃答豁儿,元太祖时为火儿赤(官

  • 读音:Shāng【源】 ①系自子姓。成汤之后,以号为氏(7,9,11,12,60)。成汤即商汤,商开国君主系黄帝曾孙高辛氏之子契裔十四世孙,原为夏时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桀无道,取尔代之,改国号为商。

  • 經孫

    读音:Jīngsūn【源】①见《姓苑》(7,9,17,60)。经氏之孙,因以为氏(60)。古人姓称孙者皆系某人之孙,因以为氏。如鲁公子驱,字子臧,而其后为臧孙氏;卫王孙贾之后有贾孙氏;宋公子督,字华父

  • 读音:lì【源】 ①黄帝臣力牧之后(1,6,7)。②台湾土著姓(65)。【望】 临安(17,60,418)。【布】 台湾(68,261)、四川、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力题,汉时鲁相(6,12)。现

  • 喀稿

    读音:Kāgǎo【综】 苗族姓。贵州凯里(旧炉山县)有此姓(116)。

  • 读音:jì殷民七族有锜氏。(见《左传》)锜氏,商人之七族。(见《通志·氏族略·以族为氏》)

  • 读音:Fǒu【综】 源出不详。山西平陆(298)、山东新泰(359)、湖北黄梅(361)、台湾嘉义(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多此姓。太原、大同、阳泉、临汾、朔州、忻

  • 读音:zú【源】 见《姓苑》(15,21)。【布】 大陆有此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亦载,未详其源。

  • 鉏邱

    读音:Ch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有载,其注 “丘” 云: “又作邱……”详见 “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