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iù

【音】 亦音Liù(75,77,91)。【源】 ①系自偃姓。皋陶之后封于六(故城在今安徽六合北,或舒城东南60里),后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氏(4,12,15,60)。 ②明时方孝儒拒为明成祖(燕王朱棣)起草登极诏书,被杀,子孙避难江苏江阴,改姓六氏(60,62)。 ③蒙古族姓。【望】 庐江(17,418)。【布】 江苏江阴(62)、高淳(305)、武进(314)、四川武胜(321)、垫江(337)、中江(345)、台湾台北、高雄、台中(64,68,261)、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昌、山西之长治、新疆之塔城、广西之永福等地均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一并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其引 《姓源韵谱》 云: “偃姓,皋陶之后,封於六。后以为氏。”六,即今安徽之六安县。②又,“江阴有六氏,相传为方孝儒之后。”孝儒,明代人,因不肯为明成祖起草登基诏书遭杀戮,子孙避难改“”姓为“”。

一音lù,亦姓。

猜你喜欢

  • 读音:Wú【源】 见《姓觽》(17)。【望】 濮阳(17,418)。《姓氏词典》 引 《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Jìn晋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周武王封其子叔虞于唐地,世称为唐叔虞。位传至燮父时,因唐地有晋水,所以叔虞子就将地名改为晋,并建立晋国。春秋时,韩、赵、魏三家分晋。原晋国公族

  • 體褐

    读音:Tǐhè【源】 彝族姓。属武拉家支(375)。

  • 季老男

    读音:jì lǎo nán【源】 系自子姓。见《潜夫论》(5,63)。宋公族之后有季老男氏,见《路史》(60)。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宋后有季老男氏。”此

  • 读音:Gǎn【综】 源出不详。大陆有此姓(91)。《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罕见姓,但南北皆有。”未详其源。

  • 宗政

    读音:Zōng zhèng宗政姓主要是以官名为氏。刘邦后代有楚元王刘交,他的孙子叫刘德,官至宗正,刘德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官职名命姓,称为宗正氏,后来后人又加上反文旁而为宗政氏。宗政姓为罕见姓

  • 读音:Què/Chiueh,Chywe【综】 见《中华姓府》(63)。按,㕁(Què)即郤,与郄(音Xì)不同。㕁右旁为卩,郄右旁为邑。然今郄亦有读作却(Què)者,当系为

  • 夷鼓

    读音:yí gǔ【源】 相传为黄帝之子夷鼓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60)。【人】 夷鼓德宜,春秋时秦大夫(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姓氏英贤传》云: “

  • 提彌

    读音:Tímí【源】 春秋时晋大夫提弥明之后(17,62)。【望】 京兆(17,418)。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并注此音;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为春

  • 读音:zhǐ后魏渴侯氏改为纸氏。(见《魏书·官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