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兀撒惹

兀撒惹

读音:Wùsārě

【源】 金时女真人姓,以部为姓。其先出于辽东乌若部,在鸭子、混同二水(今松花江与黑龙江)之间,后为金人所并,遂迁隆安(今吉林农安东北),见《元史·张孔孙传》(57,71)。《契丹国志》作“屋惹”;《松漠纪闻》作“嗢热”,均即《金史》所记的兀撒惹(71)。【变】 ①亦作〔兀若〕、〔兀惹〕、〔嗢热〕、〔屋惹〕、〔乌若〕、〔乌惹〕(71)、〔乌舍〕(63)。②后改用汉姓张、李(71)。【望】 广平(71)。【人】 兀撒惹之纯,金时东平万户府(71)。

猜你喜欢

  • 读音:jǐn出于锦官之后。锦被,郎中令。(见《万姓统谱》)

  • 读音:mò【源】 古鄚国,在河间之鄚县(故城在今河北任丘北35里),后因以为氏,见《姓考》(7,11,60)。亦见《姓范》(9)及《广韵》(11,239)。【变】 后有改为莫氏者(60,91)。【望】

  • 奚结

    读音:xī jié敕勒之别部,在同罗北、仆固东,以部为氏。(见《姓氏考略》)

  • 读音:Qì/Chih,Chi【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 伏羲

    读音:Fúxī【源】 以古帝名为氏,见《通志·氏族略序》(63)。《姓氏词典》据 《简明中国通史》 收载。其注云: “以祖辈名号为姓氏。系伏羲之后。”

  • 彭克依

    读音:Pénɡkèyī【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后又分出彭克依朗(亦作彭气龙)、彭克依塞二姓(158,159)。亦作〔彭气〕(160)。

  • 巴雅特

    读音:Bāyǎtè蒙古族姓氏。本部落名,或以部为氏,后或改单姓“巴”。盖取巴雅特氏之首音谐“巴” 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 象雄

    读音:Xiàngxióng古代吐蕃族姓氏。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分裂为四,其一在今后藏,即阿里王系。此系又分而为三:孟域、象雄、布让。象雄氏,当以部族为姓。参见《中国通史》。

  • 凱烈

    读音:Kǎiliè【源】 凯烈即克烈之异译,清时称喀喇,为部落名,其先为汉时高车部人。以部为姓(23)。【变】 ①亦作克烈(79)。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喀喇(24)。 ②元时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凯

  • 读音:yǒu【源】 春秋时鲁庄公之弟,公子季友之后,以王父名为氏(60,62)。【望】 河南(17,60,418)。【布】 江苏武进(314)、山西绛县(324)、山东新泰(359)、湖北钟祥(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