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
【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河北乐亭(334)、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原。
【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河北乐亭(334)、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原。
读音:yù【源】 ①相传颛顼之后有玉氏(17,60,62)。 ②春秋时楚国有掌玉玺之官,称玉尹,因以为氏(91)。 ③汉武帝时公玉带(齐南人,进黄帝明堂图于武帝)之后,改公玉氏为玉氏(6,15)。参见
读音:Chényuán【源】 陈袁氏、咸氏、舀氏、庆氏、夏氏、宗氏、来氏、仪氏、司徒氏、司城氏,皆为妫姓也,见《潜夫论》(5,63)。
读音:fēng伏羲氏之后。(见《元和姓纂》)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四国皆风姓。(见《通志·氏族略·以姓为氏》)
读音:Yǎnzhōu【源】 ①系自姬姓,吴王之后,见《姓源》(17)。②州姓为偃姓之后,盖合本姓与分姓而为氏(60,62)。【人】 偃州员,春秋时吴人,见《左传》(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
读音:Zhuī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谱》亦收,未详其源。(按:隹,古称短尾鸟,疑即以此为姓。)
读音:Nàzàng【综】 彝族姓。又称〔牟扎〕,世居云南华坪(375)。
读音:Bānqiū【源】班丘系地名,以地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地名,以地为氏。”未详其他。
读音:liù【源】 系自己姓。古有飂国(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南蓼城岗),国君飂叔安之后,以国为氏(7,11,17,60)。【变】 一作飀(17)。【望】 巨鹿(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收
读音:Bǐsè【源】 彝族姓。属勿雷家支(375)。
读音:Tātǎlǎ清代满族姓氏。《姓氏词典》 收载,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亦载,世居扎库木、安褚拉库、宁古塔、长白山、扎克丹、萨尔湖等地方,后或改为单姓“唐”。《清通志·氏族略》 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