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ī

【源】 ①相传黄帝25子,其得姓者12,其中有依姓,见《国语》(9,11,21,60)。②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依,因氏,见《路史》(17)。③非汉姓。晋时扶馀国(一作夫馀,故城在今吉林双城南)之裔有依氏(17)。④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有改为依氏者(180,181)。⑤傣族姓。【望】 辽东(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及乐亭、山东之平邑及平度、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汉、土、傣等民族皆有此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中文大字典》 注引 《国语·晋语》 云: “(黄帝子)其有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②今傣族也有依“”。今云南之孟连及沿中缅边境一带有分布。“” 乃傣语“次子”之音译。傣族男子在未生育子女前其名子构成为 “排行+名”,次子曰 “”,故其名为 “依× ”,遂有依汉习解其名子,以为姓 “”,名× 。

晋代有依虑。

猜你喜欢

  • 薩爾都

    读音:Sàěrd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fù【源】 ①春秋时郑国人史付之后,见《元和姓纂》(17,60)。②辽宁沈阳锡伯族付佳氏,汉姓为付(433)。③纳西(152)、土家、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分布很广。大陆很多地区把“傅

  • 读音:Jì【综】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台湾(68)、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等地有此姓。《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

  • 伯勒克

    读音:Bólèkè《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其注云: “元有伯勒克·察尔。” 未详其源。

  • 徹兀台

    读音:Chèwùtái【源】元时蒙古人姓,见《元史》(57)。 【变】《南村辍耕录》作〔察里吉歹〕(13)。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绰克台〕、〔彻尔济达〕(24)。 【人】麦里,彻兀台氏,率彻里台部,

  • 納囊

    读音:Nà’náng历史上藏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氏)族为姓。时有赞普之妃,在其名字之前,“习惯加上姓氏,如纳康妃喜登”,喜登为名,“纳康”为氏族名,亦即姓氏,一作“纳南”。见《中国人的

  • 外抹歹乃

    读音:Wàimǒdǎin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按:《续通志·氏族略》 认为 “外抹歹”、“外抹歹乃” 为一姓之别译,遂统译为 “鄂摩克岱”。

  • 白岳

    读音:Báiyuè【综】 当系白、岳二姓所合成。陕西西安有此姓。

  • 考城

    读音:Kǎochéng【源】 济阳有考城(故治在今河南兰考),或以城为氏(7,60)。《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以地名为姓氏,地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又,《姓氏考略

  • 卓羅岱

    读音:Zhuōluó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轰耕录》 译作“术里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