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仲孙

仲孙


读音:Zhòng sūn

仲孙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鲁桓公姬允次子庆父,在众兄弟中排行第二,世称共仲。子孙遂以仲孙为姓,称仲孙氏。

仲孙姓早期在山东居住,为罕见姓氏。

仲孙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鲁国大夫仲孙蔑,即孟献子,曾说:“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当时人称他为贤大夫。

仲孙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三十位。


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曰共仲,故以为仲氏,亦曰仲孙氏。为闵公之故,讳杀君之罪,更为孟氏,亦曰孟孙氏。(见《通志·氏族略·以族系为氏》)

▲<春秋鲁>仲孙何忌,大夫。

猜你喜欢

  • 读音:Yì/Yih【源】 凡女姓之字,金文皆从女作,而先秦以后所写经传,往往省去女旁,如……弋姓之弋,金文作㚤,今《诗》有“美孟弋矣”,见王国维《观堂集林·鬼方昆夷�&#x

  • 子桑

    读音:zǐ sāng【源】 ①春秋时鲁大夫子桑伯子之后,见《论语》(6,12,17,21)。一说,子桑伯即《庄子》中之子桑樗(樗,一作扈,或户)(6,11,12,17)。②春秋时秦国公孙枝,字子桑,其

  • 茄巴

    读音:Jiābā【综】 夏尔巴人姓。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和定结陈塘区(435)。

  • 读音:huàn【源】 见《姓苑》(7,9,15)。【望】 京兆(17,418)。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 悉多

    读音:xī duō【源】 唐时吐蕃腊成酋有悉多姓,见《唐书·韦皋传》(60,62,63)。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唐书·韦皋传》注云: “吐蕃腊城酋有悉多氏。”唐代有悉多干、

  • 心都

    读音:Xīndū【综】 战国时杨朱之弟子有心都子,见《列子》(11,17,62)。杨朱,与墨子同时人,主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历史上罕见复姓。其源不一: ① 《姓氏词典》注引 《姓觿》 云

  • 翁尼特

    读音:Wēngní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变】 清正红旗满洲护军灵泰之妻为翁依忒氏(260),〔翁依忒〕似即翁尼特之异译。【人】 翁尼特阿济苏,清镶红旗人,世居察哈尔,康

  • 读音:Zhà/Jah,Ja【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

  • 公期

    读音:gōng qī【源】 孟懿子支庶公期之后有公期氏,见《姓考》(62)及《左传》注(15,60)。【变】 一作公施(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左传·注》 云: “孟

  • 读音:suí州名,以为氏。(见《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