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上官

上官


读音:Shàng guān

上官姓出自芈姓。春秋时,楚怀王有个小儿子叫子兰,一说其被封为上官大夫,后世子孙遂以官名为姓。一说上官是地名(今河南滑县东南一带),子兰被封于此,后世子孙遂以封地为姓,称为上官。

上官姓发源于今河南滑县东南。秦朝时,上官姓被迁往甘肃天水并在此地形成郡望。唐代,上官姓出现于中原地区。唐末,上官姓始进入福建地区。

上官姓历史人物有上官仪,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贞观初中进士第,被授弘文馆直学士。擅作五言诗,格律工整,辞藻华丽,内容多为应制奉诏之作,形式比较单一。时人多仿效,世称“上官体”。曾参与编修《晋书》。唐太宗对他极为赏识,每有文章,先令上官仪阅读,还经常和他一起吃饭。历太宗、高宗、武则天三朝,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后被武则天籍没其家。上官婉儿,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父子因反对武则天执政被杀,婉儿与母亲被掳入宫廷。上官婉儿从小聪慧有才,学习吏事,很受武则天喜欢,拜为婕妤(女官名),参与朝政。上官涣酉,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进士。为官清廉,家无余财。晚年退居京口时,有匪徒抢劫富贵人家,经过他的门前相互告诫说:“这个官人不要钱,不得犯!”传为当时美谈。上官周,明代著名画家。善画山水,空濛迷离,墨晕可观。画人物神情潇洒、形神具备,于唐寅、仇英之外自成一家。

上官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一位。


【源】 ①系自��姓。春秋时楚庄王之少子兰为上官大夫,后以为氏(9,11,12,17)。②春秋时楚大夫靳尚食采于上官(故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35里上官村),以地名为氏,见《世本》(17)。汉时徙大姓以充实关中,上官氏徙陇西上邽(故治在今甘肃天水)(6,21)。【望】 天水(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上官桀,汉时陇西上邽人,安阳侯(21)。


现行较罕见复姓。分布颇广: 今北京,上海,河北之固安,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长治,湖北之武昌,江西之崇仁、金溪,浙江之椒江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楚王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因以为氏。秦灭楚,徙陇西之上邽。”此以邑为氏,系出芈姓。望出天水。

西汉有上官桀,武帝时太仆; 唐代有上官仪,其女婉儿,武后时人,有文才; 宋代有上官正; 清代有上官周,长汀人。

猜你喜欢

  • 宏義

    读音:Hóngyì【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洪扬子沟(23,63,180)。【变】 后改为洪氏(180)。【人】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福星保之妻为宏义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洪扬子沟地方,乃满

  • 读音:Shí【源】 ①系自子姓。商汤支庶之后有时氏,见《世本》(17,60,62)。②系自嬴姓。古有时国,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见《路史》(17)。③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60,62)。④清满洲人姓

  • 精縱

    读音:Jīngzòng【源】 系自姬姓。周平王长子名精,封于纵邑,为精纵氏,精氏,见《姓氏英贤传》(6,7,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姓。周平王子精别

  • 读音:Ài【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公族之后,见《路史》(91)。《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罕见姓氏。据《路史》记载,春秋时楚国 (熊姓)同族中,有的改姓暧。”

  • 綦連

    读音:Qílián【源】鲜卑族姓。先世姬姓,六国末避难,出塞保祁连山,以山为姓,北人语讹为綦连(6,7,12,17,27)。【望】代郡(17,60,418)。【人】綦连猛,北齐时代北人,初事尔朱荣、尔

  • 读音:yùn平,前燕金城人。(见《万姓统谱》)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与 ‘员’ 同。南北朝平, 前燕金城人。” 《姓氏考略》亦注: “音 ‘运’。《丹

  • 读音:jí【源】 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其一为姞。裔孙伯鯈,周封之南燕,常与姬姓通婚(7,9,12,17,60)。【变】 后亦有去女为吉氏者(17,62)。【望】 冯翊(17,418)。【人】 姞临,

  • 公子

    读音:gōng zǐ【源】 春秋时各诸侯国之公子之后,有以公子为氏者(12,21,60)。【变】 春秋时鲁顷公之裔汉公子宽后改公孙氏、复改姬氏(17)。【人】 公子宽,鲁顷公之裔,汉时封褒鲁侯(17)

  • 读音:Guì《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五方元音》注云: “以器具为姓氏。橛,古祭祀用具。” 《汉语大字典》 音jué,未注明其为姓。

  • 祝魯

    读音:Zhùlǔ【源】 彝族姓(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