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三丘

三丘

读音:Sānqiū

【综】 蜀有三丘务,见《三国志》(12,17,21)。亦见《姓苑》(7)。但据张澍考证:《蜀录》无此氏。郑氏误引《梁书》。丘昂,吴兴人,家贫好学,与弟给事中夷、太守矩,并以孝行闻,当时谓之三丘,是郑氏见三丘字遂以为姓也(26)。亦作〔三邱〕(12,17)。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三丘”,本地名,或“以地为氏”。《蜀志》有三邱务。

或作“三邱”,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句録

    读音:Jùlù《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唐有句录莫贺。”未详其源。

  • 读音:Dāi【源】 见《中华姓府》(63)及《中国姓氏集》(62)。【布】 山西平陆(298)、台湾高雄(68,261)、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上杭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

  • 大隗

    读音:dà wèi【源】 天水有大隗姓,出古帝大隗氏之后,见《姓源韵谱》(17)。大騩氏,或曰泰块。昔者,黄帝访泰块于具茨(即具茨山,在今河南禹县北,一名大騩山),其后有隗氏、大隗氏(3)。大隗氏当以

  • 读音:Qiáo谯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周召公姬奭之子盛封谯侯,子孙后代遂以地名为姓。二是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铎封于曹,建立曹国,其支庶为大夫,食采于谯邑,其后人也以谯为氏。谯姓早期活

  • 读音:xué见《姓苑》。

  • 读音:shōu【源】 见《姓苑》(9,15,21)。【布】 四川成都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云南之泸水、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 转引 《

  • 读音:Yán言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言偃。春秋时,孔子弟子言偃,曾任武城宰,影响很大,后代遂以其名为姓。二是战国时,韩国公族桓叔后人中,有以韩言为姓者,后简化为言姓。言氏发祥于江南地区,

  • 读音:Kǔn【综】阃立道,明永乐年间江西上高县丞(15,62,63)。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阃,门坎; 或指妇女所居之处,疑即以地方为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kūn;

  • 读音:Là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河北隆化有此姓(344)。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 羊布拉

    读音:Yángbùlā【综】 佤族姓。一作[尤斯拜],世居云南沧源岩帅,汉姓为鲍(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