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县志

黄县志

①八卷。清李蕃修,范廷凤纂。李蕃字锡征,号懒庵,四川通江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康熙九年(1670)任黄县知县。著有《雪鸿堂文集》。黄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此志为三修。李蕃莅任后,兴利除弊,及康熙十二年,诏天下咸修郡邑志,李蕃开馆舍,延邑绅,葺缮遗稿,访辑旧闻,历八月而告成。《黄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疆域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籍志;卷四典制志;卷五职官志;卷六人物志;卷七纪述志;卷八艺文志;此志体裁,基本承袭旧志,体例完备,考证精详。其中以记述志中风俗,较详。然门类繁冗,如风俗目不应归入记述志中,古迹、陵墓也不应属建置之下。诸如此类,皆为此志不足处。②十二卷,首一卷。清袁中立修,毛贽纂。袁中立,睢阳人,文林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黄县知县。毛贽,掖县人。《黄县志》自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李蕃奉檄纂修后,上距旧志又八十余年未修志乘。岁月既久,文献难征,且前志版章残缺,文字漶漫,亟需补正。袁中立莅任后,谋邑绅士,博收见闻,裁以意匠,订其旧,增其新,分门别类,统纲立目,历数月而告竣。《黄县志》乾隆二十一年刻本。此志体例、类门,基本承袭旧志。从图考志至艺文志,均抄旧志,只增忠义志、杂志二门。然人物志中应包括忠节,殊不必另列一门;且有纪述志,杂志亦无事可记,实为画蛇添足。总之,其内容尚精洁明了。③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尹继美纂修。尹继美字湜轩,永新县人,举人出身,同治八年(1869)任黄县知县。尹继美莅任后,见邑志自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县袁中立续修后,已百余年未经增续。致近百年文献,多不可稽。因邑人之请,设局纂辑。取旧志为蓝本,增以新事,遂成新志。《黄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本。此志虽取旧志体例,则一矫其弊,力求简洁。如别立选举志,不附于人物志下,殊有卓识。对旧志中的舛讹多所订正,取材甚严,精采颇多。如沿革、古迹,引证精核。又如:杂事志,详细记述捻军在邑境内的活动。资料宏富,颇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唐文粹

    一百卷。宋姚铉(968-1020)编。陈善《扪虱新话》以为徐铉者,实误。姚铉字宝臣,庐州(今安徽合肥等地)人。自署郡望,故曰吴兴。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官至两浙转运使。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文

  • 闽中理学渊源考

    九十二卷。清李清馥撰。李清馥字根侯,安溪(今属福建)人。清代著名理学家李光地之孙,以荫授兵部员外郎,官至广平府知府。生卒年不详。受家学影响,主要尊奉朱熹理学。著述除本书外,尚有《榕村谱录合考》、《道南

  • ■老编年诗钞

    十三卷。清金张(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金张,字介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金张,工诗。其著有《老编年诗钞》九卷,其时间起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迄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

  • 涉史随笔

    一卷,南宋葛洪(?-1237)撰。葛洪字容父,自号蟠室老人,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淳熙十一年(1184),曾从吕祖谦学,历官尚书员外郎,上疏乞请严饬将帅、整军图治。嘉定中,累宫工部员外郎兼权枢密院检

  • 双报应

    六卷。清嵇永仁撰。嵇永仁生平详见《扬州梦》(辞目)。此剧为作者在狱中所作绝笔。据王龙光跋云,谓永仁自其狱中难友林某口中得闻所目击之钱可贵、王文用二人判案事,感叹而作此剧。剧中写建安生员钱可贵以欠纳官银

  • 切字释疑

    一卷。清方中履撰。方中履字素伯,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以智之子,中通之弟。幼从父游于方外,晚年筑“稻花斋”于湖上,专心著述,所著《古今释疑》十八卷,入《四库全书提要·子部杂家存目》。案《古今释疑

  • 读书斋偶存稿

    四卷。清叶方蔼(1682-?)撰。叶方蔼,字干吉,号訒庵。昆山(今江苏昆山)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衔。卒谥文敏。叶方蔼得官入朝后,就因文章得到顺治皇帝的赏

  • 常谈

    一卷。南宋吴箕(生卒年不详)撰。吴箕字嗣之,新安(今属河南)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及第。授仁和县主簿,分教临川。历知当涂县,为赵汝愚所重,召主审察。寻以疾卒。《宋史》不为立传,其事迹仅见于《徽州

  •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十七卷。唐王冰(详见《黄帝内经素问》)撰。此书专论五运六气之说,共二十四篇:五运元通纪、迎随补泻纪、运符天地纪、天元定化纪、观象应天纪、天运加临纪、占候气运纪、天罚有余纪、阴亏平正纪、运临超接纪、运通

  • 释谷

    四卷。清刘宝楠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论语正义”。是编专释谷名。宝楠认为程氏《九谷考》于麦豆麻考证甚详、余则颇多阙略失误,遂广引群书,旁推交通、对程氏之说加以辨证,如谓程氏以“穱麦”为“爵麦”、“穞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