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麟角集

麟角集

一卷。唐王棨(约873前后在世)撰。王棨,字辅文,一作字辅之,福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三年(862)登进士第。官至水部郎中。黄巢起义后,不知所终。著有《麟角集》。唐代取士,科目至多,而所最重者当推进士。其程试诗赋,《文苑英华》所收至夥。诸家或不载于本集中。如李商隐以《霓裳羽衣曲诗》及第,而《玉溪生集》无此诗。韩愈以《明水赋》及第,而其赋乃在外集。其自为一集行世,能够传到当今,只有王棨此编。共律赋四十五篇。而王棨八代孙宋著作朗蘋于馆阁得王棨省试诗,录附于集,共二十一篇。题曰《麟角》者,盖取颜氏家训学如牛毛,成如麟角之义,以及第比登仙。集中佳作,已多载《文苑英华》中。虽科举之文,无关著述,而当时风气,略见于此。存录此集,亦足傍文章之一格。本书传世者有《四库全书》本,另《知不足斋丛书》本、王氏汇刻唐人集本、《天壤阁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均增有附录一卷。

猜你喜欢

  • 来易增删

    八卷。清张祖武撰。张祖武长安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此编就是明来知德《易注》原本,去除了《易注》的烦冗,间补以《易传》、《本义》诸说。其错综、变爻、中爻、大象、卦情、卦画、卦占之类则一仍其旧。《

  • 尚书古字辨异

    一卷。清李调元辑。此书因日本山井所著的《七经孟子考》写本中,有《尚书古字考》一册,大都是从金石资料及隶、篆各书之有关《尚书》者中纂集、摘录出来的。李调元又从各种书籍采集古字,与日本本加以校雠,写成《尚

  • 朱文懿文集

    十二卷。明朱庚(1535-1608)撰。朱庚,字少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隆庆二年(1558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卒于官,谥文懿。著有《朱文懿文集》。此集凡十二卷。史称朱庚醇谨无过,

  • 骈语类鉴

    四卷。清周池(生卒年不详)撰。周池著有《唐鉴偶评》。本书仿李瀚《蒙求》、吴淑《事类赋》等书的体例,采录那些可为人们法戒的故事,编为俪偶。此书不立门目,以韵部分篇。末卷为闺鉴十二篇,幼鉴十篇,为妇人及童

  • 北墅绪言

    五卷。清陆次云(约1662前后在世)撰。陆次云生平详见《澄江集》辞目。此集共五卷,均为杂文。集中所作多为俳谐,游戏之作。盖与尤侗《西堂杂俎》相近似。世俗称之为“才子之文”。文学价值不高。《四库全书总目

  • 昼帘绪论

    一卷。宋胡太初撰。胡太初,天台(今属浙江)人。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太初舅陶某出任香溪知县,太初著县令居官之道十五篇以赠。淳珰十二年(1252),胡太初知处州,次年,又得原稿,遂屡版刻书,发放属

  • 湖海楼丛书

    十三种,一百零九卷。清陈春编辑。陈春字东为,萧山(今属浙江省)人。其人博学多闻,喜读书,与藏书家汪继培相交甚契,继培每得善本,必出以相示。陈春思欲流布秘籍,并以此娱亲,乃择选考证经史有裨实用者陆续刻写

  • 老圆

    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代文学家,考据学家,戏曲家。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河南提学使。著有《茶香室丛抄》、《续抄》、《小浮梅闲话》。其对小说、戏曲演变与

  • 奇器图说

    三卷。诸器图说 一卷。《奇器图说》明西洋人邓玉函(1576-1630)撰。明王征译。《诸器图说》明王征撰。邓玉函,瑞士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他在葡萄牙殖民势力支持下,于天启元年(1621)来中国,曾

  • 篆字汇

    十二卷。清佟世男(生卒年不详)编。世南字梅岑,满族,辽阳(今属辽宁)人。康熙中(1662-1722)官知县。著作尚有《东白堂词选初集》。此书本梅膺祚《字汇》,每字之下皆系以篆文,篆文所无之字,则按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