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鲁礼禘祫志

鲁礼禘祫志

一卷。汉郑玄(详见《周礼郑氏音》)撰,清马国翰辑。是书以周礼在鲁,因依《春秋》经传所书禘祫事互相参校,以其所书,推其所不书,犹后仓等推士礼而致于天子之意。其言曰:“儒者之说禘祫也,通俗不同,学者竞传其闻,是用讻讻争论,从数百年来矣。窃念《春秋》者书天子诸侯中失之事,得礼则善,违礼则讥,可以发起是非,故据而述焉。从其禘祫之先后,考其疏数之由,而粗记注矣。”此即作书之本旨。全文已佚,今就所辑者言之,如“太王王季以上迁主节,此以鲁礼推天子禘法,从刘向《五经通义》“祫者取未迁庙主合食太祖,禘则取已迁庙主合食”(《太平御览》五百二十八引)而小变其说;鲁庄公以其三十二年节,亦以鲁礼推天子禘法。于此唐人赵匡进行了批评,谓“禘非时祭之名,《礼记》诸篇皆约《春秋》为之,见《春秋》禘于庄公,遂以为时祭,见《春秋》惟两度书禘,一春一夏,或谓之春祭,或谓之夏祭,各自著书,不相符会。郑玄不达其意,故注《郊特牲》云禘当为礿,《祭义》与《郊特牲》同,郑遂不注。”(陆淳《春秋纂例》卷二引)。宋人林之奇、胡寅、朱熹、杨复皆从赵说。清人中,黄以周《馈食礼通故》斥杨复说;孙诒让《周礼大宗伯》正义列举唐以前说,约二十一家与郑义异者,亦无一家足以相难;胡培翚《禘祫问答》则云:“《春秋》经传书禘年分本无定程,郑氏错综其文,牵合附会,作《禘祫志》,踳驳难通”;崔述《经传禘礼通考》,对郑说也作了批判。近代人胡玉缙则竭力维护郑说。是问题聚讼数千年而不得绝,关键在于材料不足,崔述《经传禘祫通考》几网罗历代之说,虽能揭郑氏之非,然终不得一善解。今人彭林在甲骨金文材料基础上作成《周代禘祭平议》,其结语曰:“周代禘祭是从殷代禘祭发展而来,但致祭的对象不再象殷代那样泛杂,而是专一于先祖父考。禘的方式有犆禘与禘祫两种,前者为对某一庙主的祭祀,禘于群庙;后者指对集合的庙主的祭祀,禘于太庙。禘既非行于春、夏的时祭,亦非三年、五年一行的殷祭,而是一种不定时的祭祀。禘祭不是天子的专利,各国诸侯及贵族都可行之。孔子不欲观鲁禘,并非以禘为僭礼,当是怒其不庄不敬。”此可谓对数千年来争论的总结。是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宠寿堂诗集

    三十卷。清张竞光(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张竞光,字觉庵,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工诗。此集每首诗后均列评语,其评语实属不必,多显冗杂,且喧宾夺主。这是明朝末年诗社积习的延续。有清初钞本。

  • 追昔游集

    三卷。唐李绅(约772-846)撰。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少年好学,有诗名。曾以《古风》诗求知于吕温,吕温大加称赞。元和元年(806)举进士。补国子助教。元和三年(808)授校书郎。长庆

  • 江苏海运全案

    十二卷。清陶澍(1778-1839)撰。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进士出身,官至两江总督。道光时,督办海运。有《印心石屋文集、奏议》、《蜀輶日记》、《渊明集辑注》等。陶澍督办海运时,剔除淮北盐

  • 松雪斋集

    十卷。外集一卷。元赵孟頫(1254-1322)撰。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士。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之后,宋亡居家,会程钜夫访遗逸于江南,以孟頫入见忽必烈。授兵部郎中,累官至翰林学上承皆。论其才艺,

  • 汉隶辨体

    四卷。清尹彭寿(生卒年不详)撰。彭寿字慈经,光绪六年(1880)科副贡,候选教谕。光绪十七年(1891),山东学政裕德以其邃于训诂、学有根源荐于朝,赏加国子监学政衔。著作除是编外,还有《石刻证经》五卷

  • 梦花杂志

    五卷。清李澄撰。李澄字练江,江都(今江苏江都)人。生卒年不详,嘉庆、道光年间在世。《梦花杂志》为笔记小说,前载自序云早年“闭门忧居,搜旧闻,采近事,随笔记之,以类从为十二册。”后原稿佚失,仅存其半,即

  • 古志石华

    三十卷。清黄本骥撰。黄本骥,详见《金石萃编补目》条。专门著书录墓志碑全文的,黄本骥是第一人。赵明诚《金石录》收墓志一百七十八篇,均不录碑文。黄氏有鉴于此,因而备录碑文,认为沧桑虽变,而陈人事迹犹能以文

  • 类证普济本事方

    十卷。宋许叔微(1080-1150?)撰。许叔微,字知可,真州(今江苏仪征)人,登绍兴二年(1132)榜第六名进士,曾官杭州教官及翰林学士,医家称为许学士。许叔微幼年时连遭家祸,父母相继病故,所以成年

  • 帝王纪年纂要

    一卷。元察罕撰,明黄谏补。察罕,元西域板勒纥人。博览强记,精通诸国语言。官至商议中书省事。尝译《贞观政要》、《帝范》为蒙文,并节译蒙文《脱必赤颜》为《圣武开天记》、《太宗平金始末》等。著有《历代帝王纪

  • 豫乘识小录

    二卷,清朱云锦撰。朱云锦,字絅斋,直隶永清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游幕河南,笔录其见闻,纂成书。全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圣驾巡幸中州恭纪,田赋说,耗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