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音切谱

音切谱

二十卷。清李元撰。李元(?-1816)字太初,号浑斋,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举人。尚著《声韵谱》、《春秋郡国考》、《五礼撮要》、《易学集解》等,所著仅《音切谱》、《声韵谱》传世。是书卷一为《字母》、《四等》;卷二为《反切》、《五音》;卷三至卷九为《列韵》;卷十为《韵摄》;卷十一至卷十六为《通纽》;卷十七为《互通》;卷十八为《通韵》;卷十九为《古韵》;卷二十为《今韵》、《四声》、《通协》。卷首自序云:“余读等韵,得开合正副之法,因取反切之在《广韵》者参互配比,以承其流;复取秦汉而上之书,以究其源,辑为《音切谱》,循前书之成例,窥古哲之用心。”此书是一部内容繁复的音韵学论著。其《四等》云:“四等者,开合正副也。正音近喉,副音近齿,正音缩舌,副音伸舌,正音重浊,副音轻清。开口正音俗称开口音,开口副音俗称齐齿音,合口正音俗称合口音,合口副音俗称撮口音。”这是“以呼为等”的典型说法。其等第图,就是用这种“以呼为等”的观念来处置字音的。图中横列三十六字母,分三十六行,纵列十四韵。十四韵的代表字是迦、冈、庚、庚、裓、高、该、械、根、干、根、干、钩、歌。其中庚、根、干韵重出,所以十四韵实只十一类。李氏虽然使用三十六字母,但他将原属全浊音的平声字列入送气清音,将不送气清音的仄声字列在全浊音项下,表明当时的实际语音中,全浊音已按声调的不同变为清音。入声字“热烈”等,李氏将它们与“耶些”等非入声字混列,表明他不保留入声。李氏又列“刘鉴《切韵指南》四等法”一图,也按开合正副的格式来安排字音,形式与上图相同,只是所列的字不一样,是把《切韵指南》所列的字套入本图。是书《列韵》一节发明较多,该节以母统字,审其正副,辨其开合,考其偏旁,单者删之,阙者补之。兼采顾宁人、柴虎臣诸家之说以附之。本节列一韵图,此图像一个同音字表。他照《广韵》的反切、诗韵的收字,按韵部分列,每行上列声母及开合正副,下录所辖各字,字下注明切语。《韵摄》一节列两种图,一种叫“十六摄分二百零七部四声四等图”,另一种叫“十六摄分三十六母四声四等图”。李氏还列有一个“新定古韵十六摄图”。《通纽》一节汇辑见于经籍中之通假字,颇有参考价值,此编按各母韵次第编次先后,即此可以考见古人字通音谐之条例、本字借字间的声音关系,皆符合古今声韵流变规律,非泛而无所归也,如照知共域、穿彻同条、敷入非、娘归泥、麻部两析、支韵三分等,皆能竟委穷源,贯穿古今,发前人之所未发。李氏著作议论与图谱结合,内容繁杂,既想表现“时音”,又欲调和“古音”,因此往往进退失据;至误以诗韵为沈韵,犹袭明人之谬而未尝深考,尤当为之刊正者也。是书有嘉庆二年(1797年)家刻本。

猜你喜欢

  • 诗问略

    一卷。明陈子龙撰。子龙(1608-1647)字人中,又字卧子,号大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进士,选绍兴(今浙江绍兴)推官。以功擢兵科给事中。时京师为李自成攻破,乃事福王于南京。后知时事不可为,乞

  • 查东山年谱

    一卷。清沈起辑。沈起字仲方,明清之际浙江嘉兴人,为谱主弟子。谱主查继佐(1601-1676),字伊璜,号兴斋,学者称东山先生。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曾任南明鲁王政权兵部职方主事。明

  • 嶰谷词

    一卷。清马日琯(1688-1755)撰。马日琯字秋玉,号嶰谷,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侯选知州,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嗜好结客,觞咏无虚日,著有《沙河逸孝集》,与其弟日璐同有诗名,称“扬州二马”。本书为

  • 咸斋文抄

    七卷。清查旭(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查旭字咸斋。浙江海宁市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副榜贡生。本集有书一卷,序二卷,祭文一卷,论一卷,传一卷,杂著一卷。查旭有孝行,曾于兵乱中崎岖万里寻父遗柩,为

  • 区田编

    一卷。清帅念祖(生卒年不详)撰。帅念祖,字宗德,号兰皋,奉新(今江西奉新县)人。雍正年间,中进士。《区田编》是帅念祖推广区田法而著的普及性读物。全书首先为区田图,接着讲种植、用粪、浇灌、积水的方法。并

  • 两浙名贤录

    五十四卷。外录八卷。明徐象梅撰。象梅字仲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仁履不详。该书是记述两浙先贤事迹的专著。所录人物上起唐虞,下迄明代隆庆年间。分为二十二门,外录元元、《空空》二门,以载道释人物。该

  • 孟子集疏

    十四卷。宋蔡模(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撰。蔡模字仲觉,号觉轩,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赵顺孙《四书纂疏》载蔡模所著有《大学演说》、《论语集疏》、《孟子集疏》,前两书已亡佚。该书备列朱熹《孟子集注》原文而发

  • 四书章句集注辅

    不分卷。清潘兴祚撰。潘兴祚字孝桥,平江(今湖南平江)人。是编以汉唐以来注疏,众说纷纭,源流各异,不揭其体要,则泛而无归;不衷诸至当,则杂而不粹。唯朱子能荟萃众说,择精语详。而群言互著,疑义颇多。于是剖

  • 古今万姓统谱

    见《万姓统谱》。

  • 海云堂文钞

    二卷。清严学淦(生卒年未详)撰。严学淦,约嘉庆道光前后在世。籍里仕履见《海云堂诗钞》条。严学淦以贵公子,从其父士熔于四川。集中纪事之作,足证当时轶闻。其四川松藩镇总兵马良柱传、札克塔尔神道碑,及其父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