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青阳县志

青阳县志

①六卷。明蔡立身纂修。蔡立身,字师曾,浙江平阳人,举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来任青阳县知县。青阳为池州属邑,明洪武初,主簿陈子通作志未成,弘治间邑令杨文重修之,始克成编,然亦未锓版,正德间,曹纶更加纂辑而刊行,此邑方始有志。其后万历初,邑令苏万民复为修辑。蔡立身创议重修,取旧志芟繁补缺,于万历二十二年完成。此志凡六卷。卷一为原邑篇;卷二为原宇篇;卷三为原财篇;卷四为原材篇;卷五为原治篇;卷六为原艺篇。又于各篇之下,别分子目。此志皆以“原”名篇。纂者就其内容,力求简洁,往往骈列名目,有似类书。于民兵、军屯属于《原财篇》,以气候、时序列于《原治篇》,皆牵强不伦,无当于志体,其体例亦多庞杂。有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本。②十二卷,图一卷。清华椿等修,周赟纂。华椿,青阳知县。周赟,青阳县儒学训导。青阳志清代有顺治十四年(1657)《杨梦鲤志》、乾隆四十七年(1782)《段中律志》,至同治九年(1870),以重修通志,辑各县志稿,虽经续编六本,未及合修,不无缺略。清光绪中叶,知县华椿倡其始,廖光珩集其成,周赟纂其文,不数月而全志告成,于光绪十七年(1891)刊行。图一卷;卷一为封域志、营建志;卷二为赋役志、学校志、风土志、职官志;卷三为选举志;卷四至六为人物志;卷七至九为列女志;卷十至十二为艺文志。此志除《人物志》及《列女志》外,其他皆极简略,且全书不标出处,无纤微考证。有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猜你喜欢

  • 别本四书名物考

    二十四卷。明陈禹谟撰,牛斗星、钱受益补订。陈禹谟事详《经籍异同》条。钱受益字谦之,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牛斗星字杓司,明杭州(今杭州)人。陈氏《四书名物考》二十卷已辑入《经言枝指》,有明万历原刊

  • 永徽法经

    三十卷。政书。元郑汝翼撰。汝翼字鹏举,河南人。少时读书,学刑名家,罔不涉猎,得法外意。中金朝律科,任刑部检法。入元后,累官大理丞、奉直大夫左三部郎中等。是书作于中统癸亥,意主发明唐律,故名《永徽法经》

  • 三余赘笔

    二卷。明都卬(生卒年不详)撰。都卬字维明,号豫庵,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太常寺卿都穆之父。都穆为工部主事时,诏封其父都卬如其子之官,此时都卬年已八十。此书共二卷,分夜半日出、古字相反、饮食必祭、十友

  • 春秋臆说

    四卷。清吴启昆(1660-1733)撰。启昆字宥函,江宁(今江苏南京)人。通经史,雍正时入明史馆。著有《周易臆说》、《春秋臆说》。该书是作者研读《春秋》之作,对《春秋》一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前

  • 六宜楼吟草

    一卷。清姚其慎撰。姚其慎,生卒年不详,字忆仙,江苏南汇(今上海)人,举人方正李帮黻之继妻。清代诗人。此书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入周浦《南荫堂姚氏丛刊》初编里。书后附有萧穆所作跋语。另有民国二十九

  • 龟山集

    四十二卷。宋杨时(1053-1135)撰。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今福建将乐县)人。熙宁九年(1076)进士,调官不赴。学于程颢,颢去世,又学于程颐。闭门不仕十年,后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徽宗时,

  • 二李经说

    一卷。清李光墺、李光型兄弟合撰。李光墺(生卒年不详),字广卿,福建安溪(今安溪县)人,李光地从弟,好读书,曾在高学山中结茅为屋,潜心苦学,康熙辛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官至国子监司业充纂修三礼官,享

  • 列子张湛注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1717-1796)撰。卢文弨,字弨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晚年更号抱经,浙东杭州人。乾隆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湖南学政。告老还乡后,历主江浙各书院。终身从事校勘工作,他所校勘

  • 宋史偶识

    三卷。明项梦原(生卒年不详)撰。项梦原,字希宪,秀水(浙江嘉兴)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宋史偶识》是他读《宋史》时,随笔摘录的。书中的见解可供读史者参考。此书有清浙江巡抚采进本。

  • 欧陂余话

    见《殴陂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