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雅述

雅述

二卷。明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弘治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王廷相博学好议论,对哲学、自然科学较有研究。平生有关哲学著作颇丰,代表作有《雅述》、《慎言》、《答天问》等。《雅述》书中批判了宋以来的理学思想,谓“宋儒才情有限,沾带泥苴,使人不得清澄宣朗,以睹孔门之景”,因此作者“于读书之暇,时置一论,求合道真,积久成卷,分为上下二篇,名之曰雅述”,作者并自谓其述中正经常,足以治世。在宇宙观上,王廷相认为元气是物质世界的根源,“天地之间,元气而已矣。”提出“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的命题,反对老庄“道生天地”和宋儒“天地之先只有此理”的唯心主义观点。在认识论上,认为人虽有认识能力,但必须依靠感官与外界接触,“物理不见不闻,虽圣哲亦不能索而知之。”强调“思与见闻之会。”批驳了宋儒的“德性之知”和王守仁的“良知”说。在人性论上,指出人性必须以形气为基础,即“人具形气而后性出焉”,反对先天人性论。推崇吕才的无神论著作《阴阳书序》,批判邵雍的《先天图说》。此书为研究王廷相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有明嘉靖《王浚川所著书》刻本,1959年7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侯外庐等编《王廷相哲学选集》本,1965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王廷相哲学选集》本等。另有《雅述》一卷本,收入闵景贤辑《快书》(明天启六年(1626)刊本)中。

猜你喜欢

  • 孔子庙堂碑唐本存字

    一卷。清翁方纲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虞书孔子庙堂碑,翻刻已尽失真面。宋拓也已非原物。唐本所存者尚有一千四百余字,元康里氏旧藏,至清代乾嘉年间,归李宗瀚所有。翁方纲择其要者摹录一百二十字,以

  • 局方发挥

    一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

  • 汪刻隶续

    二十一卷。清汪日秀校刊。《隶续》为宋洪适编著,其扬州刻本已收入《四库全书》中。汪氏在校刊《隶释》后的第二年(1778),又校刊此书。卷末有汪氏自跋。据其所述,他系根据金风亭长藏抄本,校以近刻,然后付印

  • 杨园张先生全集

    十六种。清张履祥(详见《张考夫遗书》)撰。包括《愿学记》一卷,共一百一十九条,都是札记讲学之语。《问目》一卷,共三十八条,都是受业刘宗周时录以就正之词,中载山阴刘先生批者,即宗周。《初学备忘》二卷,都

  • 春秋左氏五十凡

    一卷。清段玉裁撰。详见《春秋左氏古经》条。

  • 伤寒舌鉴

    一卷 清张登(生卒年不详)撰。诊法著作。张登字诞先,江苏吴江人。张倬之兄。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对伤寒颇有研究,著有专书。张登曾与其弟张倬一同参订由其父诠次的《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对其父的学术思想

  • 浮物

    一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通判。祝允明博学善文,工书法,其狂草下笔纵横,于似无规则

  • 扬州十日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王秀楚撰。王秀楚,江苏江都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为史可法幕僚,其余事迹不详。《扬州十日记》中所记为王秀楚亲身所历,目所亲睹之事。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破扬州,烧杀抢掳,城中百姓无一

  • 食旧堂丛书

    三十种,八十四卷。清汪大钧编。汪大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均为清人著作,多与《聚学轩丛书》、《木犀轩丛书》相同,而择选不如二书精核,如汉郑玄《驳五经异义》一卷,据《问经堂丛

  • 今文尚书

    一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道光时人,生卒年不详,字词溪,号竹吾,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道光进士,官至陇州知州,清代学者。他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共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其中较好的为经部诸书,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