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阵纪

阵纪

四卷。明何良臣撰。良臣字际明,又字惟圣,浙江余姚人(余姚明清属绍兴府,故《四库提要》又谓之会稽人)。生卒年不详,据此书前后序及跋皆题万历己丑、辛卯年(万历十七、十九年即1589年、1591年),可知其约为嘉靖至万历间人。早年为儒生,“娴于文辞,籍然以诗文名寓内”,著有《乾坤游》等书。后弃文从军,任牙门将。戎马之际著述颇多,除《阵纪》外,尚有《军权》、《利器图考》、《制胜便宜》等四种(黄道月《后序》)。嘉靖间,官至蓟镇游击将军。此书所述皆为练兵之法。一卷曰募选(二篇)、束伍(四篇)、教练(三篇)、致用(二篇)、赏罚(四篇)、节制(三篇)。二卷曰奇正虚实(四篇)、众寡(三篇)、率然(二篇)、技用(十五篇)。三卷曰阵宜(三篇)、战令(五篇)、战机(三篇)。三卷曰摧陷(一篇)、因势(二篇)、车战、骑战、步战(各一篇)、水战(三篇)、火战、夜战、山林泽谷之战、风雨雪雾之战(各一篇)。凡二十三类,共六十六篇。主张建军治军以“选练为先”,“故募贵多,选贵少,多则可致贤愚,少则乃有精锐。”主张治国与治军并举。以威德服人,智谋屈敌。在作战指导上,提出须掌握战机、待机而动,“因敌用变也,因人而异施也,因地而作势也,因情而措形也,因制而立法也”(《因势》)。此外,于兵器使用,阵法布列、兵力配备等等皆有所论述。明代中叶以来,武备废弛,沿海倭患猖獗,北地也时常有警,明军十出九败。鉴于此,故良臣所述切切以选练为先。《四库提要》对此书评价较高,谓明代言兵者,自戚继光诸书外,余皆捃摭陈言、横生鄙论,殊无足道。然良臣身在军中,目睹形势,非凭虚理断,攘袂坐谈者可比。其言在明代兵家中,“犹为切实近理者矣”。《四库提要》所云,洵为的论。此书现存最早刊本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徐元刻本,藏南京图书馆。有多部丛书收入如:《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惜阴轩丛书》本、《长恩书室丛书》甲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新注本有陈秉才《阵纪注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9月版)。

猜你喜欢

  • 左传姓名考

    四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此书意在与《春秋地名考略》联镳相辅而行,然而其体例庞杂不纯,似非出自一人之手。书中颠倒错乱、自相矛盾的地方,几至展卷即是,数不胜数。因此,《四库提要》认为此书

  • 鹤滩集

    六卷。明钱福(1461-1504)撰。钱福,字与谦,号鹤滩,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福为一时名家,其居所近鹤滩,因以自号,并名其集。福少时既聪颖有悟性,诗

  • 宏艺录

    三十二卷。明邵经邦(?-1558)撰。邵经邦,字仲德,仁和(今浙江杭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以论劾张孚敬下狱谪戍。经邦以讲学自任,尝采古今论学语,编为《宏道录》。又删掇诸史

  • 明诗别裁集

    十二卷。清沈德潜、周准合编。沈德潜(生平详见《古诗源》条)曾编选《唐诗别裁集》。旨在上续唐人。沈德潜认为《明诗选》、《明诗综》、《列朝诗集》三书各有偏颇,于是合诸选本及“前贤名稿,别而裁之”,删其浮艳

  • 梧江杂咏

    一卷。清刘云峰(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刘云峰字秋冶,江西南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待考。工诗。本编取梧州风景古迹,为竹枝词四十五首,各附注其下,颇详悉。

  • 律吕新书浅释

    一卷。清文藻翔撰。藻翔字蔚丞,直隶(河北)固安人。文氏精于算学,又受欧风影响。故对《律吕新书》详为撰拟,以六律正五音之理。此书仅录蔡元定《律吕新书》上卷,凡十三篇,并录性理精义考之按语,为之诠解。蔡氏

  • 藏真律公帖

    一卷。唐释怀素书。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怀素精勤书法,向以“狂草”闻名,所书为古今释僧书之冠,更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好饮酒,常常乘兴运笔,飞动圆转,变化莫测,却

  • 吕文懿公全集

    十二卷。明吕原(1418-1462)撰。吕原为明代诗文作家。原字逢源。秀水(浙江嘉兴)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除翰林编修。历中允,侍讲学土、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改通政司参议兼侍讲,入内阁预机务,

  • 诸臣奏议

    一百五十卷。赵汝愚编。赵汝愚(1140一1196),南宋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西北)人,字子直。宋宗室,乾道(1165-1173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寻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1190-1194)初

  • 西台集

    二十卷。宋毕仲游(生卒年不详)撰。毕仲游,字公叔,郑州(今河南郑县)人。宰相毕士安之曾孙,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调柘城主簿。元祐初,召试学士院,除集贤校理,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于西京留司御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