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魏骥(1373-1471)撰。魏骥,字仲房,号南斋,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永乐三年(1405)举人,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召参与修《永乐大典》,后擢太常寺卿。明正统中迁吏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吏部
二卷。清陈运熔(详见《大学俟》)撰。是书以《章句》第一章为首章,第二章为第一章,又并第三第四第五章为第三章,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章为第四章,又以“诚者自成”至“纯亦不已本”为第二章。凡《章句》三
八卷。清洪颐煊(1765-?)撰。洪颐煊,字旌贤、筠轩,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洪颐煊精研经训,熟悉子史,做过大量的古籍整理工作,著有《礼经宫室答问》等许多著作。当时洪
十卷。清任元祥(约1661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撰。任元祥字王谷,后更名源祥,自号善卷子,学者称息斋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明末诸生。入清则绝意仕进,以布衣终老。任元祥与陈维崧、侯方域及魏禧为文友
一卷。撰者不详。桐城为人材辈出之地,该书记明清换代之际诸名贤事迹。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编年体,历记仕于福、唐、桂三藩诸臣,始于顺治元年(1644年)迄于顺治七年。下编为桐城人姓氏,间附小传,注其科甲年代
八卷。清沈葆桢(1820-1879)撰。沈葆桢,字幼丹,侯官(今福建闽侯)人。道光进士。历任九江知府、文信知府、江西巡抚,后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光绪元年(1875)任两江总督兼南
见《眼科龙木论》。
七卷。明熊过(生卒年不详)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今四川富顺)人,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苑传》附载陈束传中,称其与陈束、王慎中等人并称“嘉靖八才子”。熊过研思经训,实不止以文章著名。据过自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荟萃群说,使之相互驳诘,以明其是非。作者笃信汉儒卦变之说,书中所讲皆易理,但又不为易理所障。此书荟萃众家观点,孚合而成。又附以《两孚益记》一卷,谓全易六十四卦之义无不通也。此乃茹
见《化机汇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