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诗集
十卷。清陈炳(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陈炳,字虎文,长洲(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因居阳山裘巷里,又自号阳山。少时即以“松顶红裙拖绿上,山间白鸟破青飞”之句知名于时,这两句并非诗家上乘,但却广为传诵。陈炳不但工诗,而且好镌刻印章。此集共有十卷,分《青桂岩稿》;《润州草》;《风蓬吟》;《楚游草》;《始闲吟》;《宝华山稿》;《蕉雨闲房寓中稿》;《簷铃集》;《仙人塘上吟》;《竺坞遗稿》,陈炳诗大致妥贴,但欠遒警。黄中坚为其作传,前面所引少时诗句即传中所载。有康熙间刊本。
十卷。清陈炳(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陈炳,字虎文,长洲(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因居阳山裘巷里,又自号阳山。少时即以“松顶红裙拖绿上,山间白鸟破青飞”之句知名于时,这两句并非诗家上乘,但却广为传诵。陈炳不但工诗,而且好镌刻印章。此集共有十卷,分《青桂岩稿》;《润州草》;《风蓬吟》;《楚游草》;《始闲吟》;《宝华山稿》;《蕉雨闲房寓中稿》;《簷铃集》;《仙人塘上吟》;《竺坞遗稿》,陈炳诗大致妥贴,但欠遒警。黄中坚为其作传,前面所引少时诗句即传中所载。有康熙间刊本。
一卷。清孙星衍(详见《周易集解》)撰。谱主郑玄为东汉著名经学家,曾于汉末被征为大司农,虽未就任,然后人或称之为郑司农。此谱首有阮元序,以为较陈鳣所编《郑君纪年》详备,并采陈谱为之补益。谱中亦多有考证。
二卷。清李调元(1734-1802)撰。调元字羹堂,号雨村,又号赞庵。绵州(今四川省北部)人。乾隆进士,又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学习期满后被任命为吏部主事。乾降三十九年(1774)充任广东乡试副考官,不久
二十四卷。清徐彬(生卒年不详)撰。徐彬字忠可,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清代医学家。曾从师于江西喻昌,颇得师传,深谙张机学说。曾撰有《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等著。《金匮要略论注》撰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
一卷。清仲莲庆撰。仲莲庆,生卒年不详,字碧香,江苏泰州人,洪仁远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为《泰州仲氏闺秀合刻集》之一。内有其侄女仲振奎所作序言。共收诗四十一首。
四卷。清肫图(生卒年不详)撰。肫图字溥仁,清宗室。著有《理象原解》、《书经直解》及《诗解正宗》。此书概因小序简要而世宗皇帝钦定之书又卷帙浩繁而往复涵泳辑录而成。此书以大序、小序列于篇首,而后随文释意,
九卷,《别集》一卷。明沈谦(1620-1670)撰。沈谦,字去矜,浙江仁和(今杭县)人。崇祯末,杭州有“西陵十子”之称,沈谦为十子之一。所著文集数十卷,晚年亲手删汰,仅存诗文八卷,杂说一卷、名曰集钞。
二卷。明邓显麒撰。邓显麟,字文瑞,号梦虹,奉新(即今江西奉新县)人。正德进士,授行人司副。当时诸臣上疏谏武宗南巡,疏稿即由邓显麒所拟,邓因此而遭廷杖,谪为国子监学正。嘉靖初年擢为监察御史。《梦虹奏议》
八卷。清陈作霖(1837-1920)撰。陈作霖生平见《可园诗存》条。原署重光耄道人。陈作霖论诗不标榜宗派,此编以记述诗人事迹及载录诗作为主,理论阐述极少。作者在《例言》中说:“兹编搜采,以见闻所及为断
一卷。杨守敬撰。杨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湖北宜都人,目录类《日本访书志》条有详述。《玉烛宝典》在国内久佚,杨守敬访书日本,始有刊本流行。此札记为校刻时所记疑似之处,本拟附刊本而行,因遭
①十四卷。清陶澍修,万年淳撰。陶澍,详见《江苏水利全书》。万年淳,字弹峰,华容举人,博学多文。嘉庆二十年(1815),陶澎在都宫侍御时,有前长沙郡守沈廷瑛举叶世基所辑《洞庭湖志》稿,乞为划定。因巡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