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德真经章句训颂

道德真经章句训颂

二卷。元张嗣成(生卒年不详)撰。张嗣成,元代正一道道士,为三十九代天师,自号太玄子。撰有《道德真经章句训颂》二卷。自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创立五斗米道,经历朝而至元,张家三十八代子孙相传而至张嗣成。其间几经分化与组合,而并为正一道。虽然其道名及斋戒仪范等有过变化,但一直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张嗣成撰此书,主要是为诵经体道。张嗣成于自序中称:“太上老君道大而德宏,守约而施博……”“故道难闻,因经而后闻,道难见,因经而后见。”阐述道生万物之玄奥与因经而闻道的重要性。并强调诵此经者,如果有得于无为之绪,就可以修身、齐家、安民、措天下于太平。如果性命交融,根蒂相摄,暗合其道而不由言悟,就会别具慧眼,与太上老君相见于寥廓恍惚之间。如果能进一步领悟到“金丹不在他求而至道吾所固有”之理而进行修炼,待“功成行满”就会“法身不坏”。此书分上、下二卷八十一章。《章句训颂》语言多用韵语,以四、五、七言为主,类似于禅偈,适用于传教授徒,曾深受道教徒的赏识。其书语言浅白、落俗,实非经典之作;然其成书较早,影响较广,对于研究《道德经》的传播及修身,仍有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猜你喜欢

  • 刘氏杂编

    见《金华子》。

  • 岁寒集

    二卷。明孙瑀(?-约1459)撰。孙瑀字,原贞,以字行,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授礼部主事。正统初累擢河南右参政,居官清慎,有吏才。迁浙江左布政,正统末拜兵部左侍郎。景泰

  • 易经图说辨正

    二卷。清彭申甫撰。详见《周易解注传义》。

  • 南湖诗集

    四卷。明张铤撰。张铤,字世文,一作世昌,号南湖。明代诗词作家。高邮(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八年(1513)举人。八次参加会试,皆落第。谒选为武昌通判,在任间,校刻了《西昆酬唱集》、秦观《淮海集

  • 七十二家评楚辞

    明蒋之翘(生卒年不详)辑。蒋之翘,字楚稚,秀水(今浙江秀水)人。家贫,好藏书。明末避盗村居,搜名人遗书数十种,辑为《甲申前后集》。曾重纂《晋书》,校注韩、柳文集。著有《天启宫调》。《七十二家评楚辞》系

  • 单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王镛修,秦寅纂。王镛字闻达,河北房山(今北京市房山县)人。贡生出身,康熙四十六年(1707)任单县知县。秦寅字东旭,济宁人,举人出身,名孝廉。单县志创修于明隆庆三年知县夏维藩,再修

  • 杨家府演义

    八卷五十八回。题“秦淮墨客校阅,烟波钓叟参订”。秦淮墨客即纪振伦,字春华,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代小说家,生卒年不详。又有说作者是熊大木(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无确证。又说作者为无名氏。该书为长

  • 新语集要便览

    二卷。不著撰者姓名。签署“庚申蒲朔,崇俭道人”八字。“庚申蒲朔”,可能为嘉庆五年或咸丰十年的五月初一日。不会是宣统逊政后的第九年。“崇俭道人”其姓名不详。亦不知是此书的撰者还是藏书者之雅号。本书的体例

  • 神器谱

    五卷。明赵士桢(1554-?)撰。赵士桢,字常吉,号后湖,乐清(今属浙江)人。累官文华殿中书舍人。喜谈兵,精于火器研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赵士桢东嘉神器谱四卷”,即为此书。今存赵氏《神器谱续》

  • 寰宇访碑录

    十二卷。清孙星衍、邢澍撰。孙星衍,详见《京畿金石考》条。邢澍,详见《金石文字辨异》条。书前有嘉庆二年(1797)七月孙氏自序。书中所录诸目,自周起,止于元末,除石刻外,还有各家收藏的古砖古瓦。在各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