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迩言

迩言

十二卷。南宋刘炎(生卒年不详)撰。刘炎字子宣,括苍(今浙江丽水)人,精于理学。此书共十二章,分别为《成性》、《存心》、《立志》、《践行》、《天道》、《人道》、《君臣》、《治道》、《今昔》、《经籍》、《习俗》、《志见》。全书立言醇正笃实,且合于人情,近于事理,无迂阔难行之说,亦没有刻核过高之论。如认为,“井田”、“封建”,形成非一日之功,破坏亦非朝夕之故,不必拘泥其制,能存其意,亦可以为治;党锢之争皆为自取,君子百是必有一非,小人百非亦必有一是,登龙仙舟者不一定皆贤,非在此选者不一定皆不肖,“更相题表”,自立祸患;学圣贤之道者,学而至之,则不偏。学而不至,虽孔、孟门人亦不能无偏。学能溯其源,则归于正。不然,则毫厘之差,其谬千里。对于理学多有阐发。认为人立于天地之间,与天地相通,人之性实为天之性。天命之性是仁,不是天使人不仁,而是人自不仁,要成天性之仁莫如学。强调治天下有常道,要上承天心,中和人情,下顺物理。取于民要有常制,古时官、兵、民有常职,所以费用少而皆富足,“足则交相养”;而后世官、兵、民无常职,费用多而俱贫,“贫则交相贼”。赏刑为君主的权柄,设而不用为上,用而有经为次,予夺无章法为下。纳谏是君主的盛德,进谏为人臣的大忠。提倡加强道德修养,要待人以诚,忠以责己,恕以待人。人要有志,其志不立,则事不成。君子志于泽润天下,小人志于荣其自身。圣人有容天下之度,故能以天下为一家。贤人有修身治人之志,故毁誉得丧不能动摇其心。后儒对此书多有赞语,《四库全书总目》对书中所论倍加称许,认为“是足为学二程而不至者之戒也。如此之类,皆他儒者心知其然而断不出之于口者。炎独笔之于书,可谓光明磊落,无纤毫门户之私矣。有明嘉靖、年(1529)光泽王朱宠瀼刊本,淡生堂刊《余苑》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李子金所著书

    四种,十二卷。清李子金撰。李子金原名之铉,以字行,鹿邑(今属河南省)人,生卒年不详。精数学。本书所收四种,均为数学著作。《隐山鄙事》一卷、《算法通义》五卷、《天弧象限表》二卷、《几何简易》四卷。有稿本

  • 西园读书记

    四种,十三卷。清黄朝槐、黄朝桂撰。黄朝槐、黄朝桂,生平不详。黄朝槐《荀子诗说笺》一卷,是对俞樾《荀子诗说》之笺注,《何劭公论语义剩义》一卷,也为补俞樾《何劭公论语义》著作所未及者。黄朝桂《诗书古训补遗

  • 春秋集传

    十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本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兼取诸家之说。其说《春秋》,往往因引申太过,而曼衍于经义之外,如讲“元年”则牵连论及改元,再因改元而盛赞明朝十三帝皆不改元等等。类

  • 默堂集

    二十二卷。宋陈渊(?-1145)撰。陈渊,字知默,初名渐,字几叟,南剑沙县(今福建沙县)人。陈侁之侄孙。绍兴五年(1135),廖刚等荐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诏举直言能谏之士。因胡安国荐之,改官赐进士出

  • 说文校定本

    二卷。清朱士端(生卒年不详)撰。士端原名效端,字铨甫,宝应(今属江苏)人。朱彬的从子,游高邮王念孙之门,学综群经,尤精小学,于《说文》用力最深。著作除本书外,尚有《说文形声疏证》、《宜禄堂收藏金石记》

  • 宋元编年

    即《续资治通鉴》。

  • 也是录

    一卷。明末清初人邓凯撰。邓凯,江西吉安人,又名弘智,字无可,号药地和尚、是非和尚,生卒年月未详。唐王时,邓凯随杨廷麟、刘同升、万元吉等起兵,功授江西总兵。清军破赣州后,邓凯潜入云南,被永历授为扈从总兵

  • 易经增注

    十卷。明张镜心撰。镜心字用晦,磁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该书用注疏本,随文阐发,以义理为主,也兼及象数。没有诡奇之词,也没有深微之论,平庸普通,是墨守宋儒的说《易》讲本。《四库全

  • 且静坐室帖

    四卷。清廷俊集。廷俊姓瓜尔佳氏,字彦臣。此帖于光绪九年(1883)六月上石,光绪十三年(1887)刻成。刻者胡颙。所收皆清代书人之作。按其自题说,家藏名人墨迹百余种,选其精者四十余种,摹勒上石,以存永

  • 易韦

    二卷。清朱襄撰。朱襄,无锡人。该书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卷首是“易图说”,总共十二个图。朱襄以九数为河图,这是宗于刘牧的说法,但朱襄以洛书为八卦又与刘牧看法不同。其中尚占一图只有图而无说,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