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骚大例

读骚大例

一卷。郭焯莹(1877-1928)撰。郭焯莹,字子燮,号炎生。晚改名大痴,自号耘桂先生,湘阴(今湖南湘阴)人。中年后感于事变,放纵不羁,与荡子歌伶为偶,有文才。用二十年功夫注《楚辞》,三易稿而成。《读骚大例》为郭氏研究《楚辞》的纲领著作。卷首有杨树达民国二十年(1931)跋文,正文共计六条。“一曰事据史传校勘……定著《屈赋注商》,依循史迁,为加校勘,发正班、王之谬妄,祛除洪朱之蔽滞,庶今古纷纭之说有所取定也。”“一日义由声音证入……定著《屈赋章句古微》,谨守先说,以涵泳辞气,于屈子渊情,恍若有会,推致二十五篇,颇详究其章分之指。”“一曰谊本故训求通……定著《屈赋解故》……疏证名物之类别,综合词言之条贯,凡通古读,兹事尤为先务,不可得略也。”“一曰辞兼众本是正……定著《屈赋异文笺》,主洪校,亦参取《集注》。”“一曰论依经训节中……定著《屈赋内传》,墨守史录,针班固之膏肓,起王逸之废疾,而推阐洪兴祖之渊情,细绎朱子之大谊,以羽翼史氏,钩校刘勰、黄伯思、晁补之之歧说,以曲尽端末,屈赋指趣,用益昭揭,兹抑千古得失之林也。”“一曰说参异家互发……定著《屈赋外传》,尽班所录异家,引赋就骚,各附其章,其有溢出,或另次《屈赋旁篇》,兼及《补注》所甄引,《后语》所采摭,下逮船山《通释》所新入,咸无遗焉”。杨树达在跋中称“多前人所未发”,《大例》已露端倪。如称“《离骚》即屈子之谏书也”,“《渔父》之三闾大夫即史云楚同姓为楚怀左徒”等,均为前人所未及。版本有民国二十年(1931)文字同盟社铅印本,吉林省、北京图书馆藏。除《大例》外,郭氏尚有《屈赋章句古微》二十六本,叙录一卷。《屈赋内传》五卷,《内传杂篇》三卷。《屈赋外传》二十七卷,附《屈赋校勘记》一卷,《屈子纪年》一卷。以上三书为稿本,存湖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亦收藏郭氏研究《楚辞》手稿二十八册,题郭焯莹遗著稿。

猜你喜欢

  • 易经提要录

    六卷。清徐铎撰。徐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此书不载经文,只摭古今论易之语。前有总义一卷,又有图象一卷,都不载其图,只存其说。其余的各分卦分章,只取总括大意而已,所以

  • 认字测

    三卷。明周宇(详见《字考启蒙》条)撰。此书共三卷,共标有八十一字,每字各为疏解一篇,其本意欲借以讲学,但穿凿点画,实则王安石之绪余而已。既非小学,又非语录,《四库》之中无类可入将之附于杂家类。传本少见

  • 书林清话

    十卷。清叶德辉撰。叶德辉(1865-1927),字焕彬,号直山,又号郋园,湖南长沙人,清末民初的藏书家、目录学家。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平生致力于古籍的收藏和校勘,而且注重目录学

  • 友庆堂合稿

    七卷。明王时槐(1522~1605)撰。王时槐,字子直,又一字子植,号塘南,安福(今江西安福县)人。嘉靖进士。历授太仆寺少卿,隆庆末(1572)年出为陕西参政,以京察而罢归。万历中,起用为贵州参政,鸿

  • 霞外诗集

    十卷。元马臻撰。臻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今属浙江)道士。生卒年不详。此集有仇运序称其:“隐约西湖之滨,士大夫慕与之交,不过习清虚,谈淡泊,无一言及势力声利。”《四库全书总目》评曰:“集中铺张富贵者数篇

  • 春秋董氏学

    八卷。清康有为(详见《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撰。作者认为《春秋》一书专为改制而作;《春秋》改制,在义而不在事与文;《春秋》之义,在口说而不在经文;《公羊》家详素王改制之义;《春秋繁露》得孔子立制之本;文

  • 淮南子正误

    十二卷。清陈昌齐(1743-1820)撰。昌齐校订诸子,有《秋正误》、《刘子正误》等,而其中尤以《淮南子正误》为最详。昌齐校订《淮南子》,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版本校者。如《俶真训》“莫先见其

  • 十三科古方选注

    见《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

  • 唐乐府

    十八卷。明吴勉学编。吴勉学字肖愚,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履迹亦待考。著有《河间六书》。此集汇辑唐人乐府,只登初、盛唐,而不及中、晚唐。皆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已采辑,间有小小增损,基本为原帙形式。如王

  • 芙蓉山馆全集

    三种,十八卷附二卷。清杨芳灿(生卒年不详)撰。杨芳灿字蓉裳,金匮(今属江苏省无锡市)人。曾受业于袁枚门下,乾隆拔贡生,廷试一等。曾官知县、知州、户部员外郎。杨氏工诗及骈体文。全集三种均为诗文集。有《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