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考

诗考

一卷。《诗地理考》六卷。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府(路治在今浙江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淳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他学问广博,在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著述除《诗考》、《诗地理考》外,还有《困学纪闻》、《玉海》、《汉艺文志考证》、《玉堂类稿》、《深宁集》、《掖垣类稿》、《通鉴地理考》、《通鉴地理通释》、《通鉴问答》、《蒙训》、《词学指南》、《词学题苑》、《笔海》、《姓氏急就篇》、《汉制考》、《六经天文编》、《小学讽咏》等并行于世。王应麟是宋代考据学大家,他的《诗考》(又名《三家诗考》)和《诗地理考》是宋代《诗经》文献学的重要著作,其主要贡献有三:一是在《诗考》中从有关古籍中搜集韩、齐、鲁三家诗佚文,并注明出处。为辑三家诗遗说的开山之作。资料虽然不甚完全,但有首创之功。清人范家相《三家诗拾遗》,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都是沿着他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誉之:“然古书散佚,搜采为难,后人踵事增修,较创始易于为力,筚路蓝缕,终当以应麟为首庸也。”二是《诗考》的附录《诗异字异义》收集《诗经》正文之外的异字异义,首开《诗经》异文的校勘与研究,对探讨唐以前古人的用字习惯、方式和规律,对《诗经》的用字规律和本字本义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清阮元《诗经校勘记》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写成的。附录的《逸诗》搜集《诗经》时代未编进《诗经》中的逸诗,对研究《诗经》的诗旨与艺术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对《诗经》的逸诗的辑集工作也有影响。明代钟惺《明新刻逸诗》,清郝懿行《诗经拾遗》等均在它的影响下编成。三是《诗地理考》对《诗经》中的地名,博采古籍,考证研究。说明它们的山川形势、疆域沿革、风土民情等,开《诗经》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先河。此外,书中所表现的严谨治学态度、注重实据和求实精神,摒弃汉学中空谈义理、穿凿附会的方法,对后代的古代文献研究有着良好的导向。版本有《玉海》(元刊明修清康熙补刊本,浙江书局本,成都志古堂本)、《津逮秘书》(汲古阁本,景汲古阁本)第一集。《学津讨源》(嘉庆本、累嘉庆本)第二集,《丛书集成初编》本。197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文苑英华辨证

    十卷。宋彭叔夏撰。彭叔夏,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江西通志》列其名于绍熙三年(1192)乡举条下,不为立传,生卒年及事迹已不可考。是书盖因周必大所校《文苑英华》而作。考周必大《文苑英华》跋曰

  • 真赏斋赋

    一卷。明丰坊(生卒年不详,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丰坊为明代学者,字存礼,号南禺。鄞县(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见《万卷楼遗集》条。此编乃丰坊居吴中时为其友人锡山华夏而作。夏字中甫,与文衡山、祝枝山等

  • 越缦堂文集

    十二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王重民(1903-1995)辑。王重民原名鉴,字有三。直隶(今河北)高阳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历任北京图书馆馆长等职。著有《国学论文索引》、《中

  • 辨惑续编

    七卷,附录二卷。明顾亮(生卒年不详)撰。顾亮字寅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以文而著名,遍游江淮,力学行义,后入林屋山。正德(1506-1521)中,况钟知苏州,顾亮应请作幕僚。著有《东斋集》、《家范匡

  • 流沙坠简

    ①不分卷。法国沙畹撰。光绪末叶,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我国甘肃、新疆,得汉晋及唐简册约二千件,交予沙畹考释。于是沙畹同在巴黎的中国学者吴勤训、魏怀二人一起对此进行排比整理,选其中文字可辨识的作考释,编辑

  • 汾西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蒋鸣龙修,付南宫纂。蒋鸣龙字飞占,浙江建德县人。出身拔贡,康熙八年(1669)知汾西县。汾邑地小民贫,而其志乘,由来甚远。元以前毁于兵燹,遗墨久湮。明万历间毛炯编纂和清顺治十四年李色

  • 甘泉乡人稿

    二十四卷。《余稿》二卷。清钱泰吉(1791-1863)撰。《年谱》一卷,钱应溥撰。钱泰吉,字辅宜,号警石,又号深庐先生,江苏嘉兴人;钱应溥系钱泰吉之子。钱泰吉以廪贡为海宁州训导近三十年,与其兄仪吉(号

  • 蜀石经残字

    一卷(百一庐丛书本)。清陈宗彝刊。宗彝尚刊刻过《汉熹平石经残字》。此书前有其父醒斋老人序,次为《毛诗》及《注》残字,后附道光五年独抱居士跋。次为《左传》及《注》残字,后附助刊各家姓名及道光八年宗彝和顾

  • 浮云集

    十一卷。清陈之遴撰。陈之遴字彦升,号素庵。海宁(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编修,迁中允。后其父受牵连革职。入清后,曾任弘文院大学士、户部尚书兼少保、太子太保等。后因结党营私

  • 三仓训诂

    一卷。魏张揖(生卒年不详)撰。清任大椿辑。张揖字稚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东北)人,一说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明帝太和(227-232)中为博士,著有《广雅》、《埤仓》、《难字》、《误字》等。除《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