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襄陵县志

襄陵县志

①十二卷。明宋之韩修,吕调元纂。宋之韩字敬斋,河南武安县人。出身进士,嘉靖四十四年(1565)任襄陵知县。才猷迥异,气宇渊宏,在任期间兴建设,息讼狱,政绩甚良。《襄陵县志》隆庆二年(1568)刻本。此编系续成化本而作,基本沿续旧志,仅增补了明成化至隆庆的事件和人物,同时对旧志目录加以合并,使其趋于谨严。②二十四卷。清赵懋本修,卢秉纯纂。赵懋本字舜勖,河北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出身贡士,初任和顺县知县,雍正八年(1730)调襄陵任知县。在任期间,勤吏治,有才干。时经地震,以修废举坠为己任,筑城垣,修公署,补葺圣庙,增修志书,政平讼理,士民悦服。《襄陵县志》雍正十年(1732)刻本。全书二十四卷,分元、亨、利、贞四集,卷一图考,卷二星野,卷三沿革,卷四山川,卷五城郭,卷六公署,卷七学校,卷八坛壝,卷九庙祠,卷十户赋,卷十一土产,卷十二风俗,卷十三官师,卷十四人物,卷十五选举,卷十六孝义,卷十七节烈,卷十八坊表,卷十九亭楼,卷二十古迹,卷二十一仙释,卷二十二方技,卷二十三祥异,卷二十四艺文。此志系承续康熙谢国杰本而作,虽无很多长处,但对旧志删繁补缺,尚称得当。行文雅驯,可供阅览。然此志设类分目,殊为不匀。如疆域,本应为一大类,此编则为一小目,附于沿革之下;又如亭楼坊表为数甚少,又于志乘关系甚微,却独立设类,有分类过滥、大小颠倒之误。③二十四卷。清钱墉修,郝登云纂。钱墉字金溪,号秋垣,云南昆明县人。同治九年(1870)任襄陵知县。《襄陵县志》光绪七年(1881)刻本。全书二十四卷,分为沉、浸、积、郁、含、英、咀、华八集。此志大体依绳旧志,增补了雍正至光绪间各事,按旧志原分门类编修。唯设目分科无旧志滥,有所进步。

猜你喜欢

  • 经传释义

    五十卷。清陈炜(生卒年不详)撰。陈炜字星辉,浙江慈溪(今宁波)人,诸生。家贫,以学自励,凡经史子集及笺释、注疏,无不荟萃于胸。岁科试辄冠军,乡试屡荐不售。年四十五岁,赍志以终。平生所著甚富,惜皆散佚。

  • 四书正事括略

    七卷。附录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奇龄字大可,一字齐于,号西河,浙江萧山人。清学者,著有《分经集文集》、《经集》五十种。是书系奇龄嗣子与门生就其所著《经集》及有关《四书》的讲录汇集而成

  • 东塾集

    六卷,《申范》一卷。清陈澧(1810-1882)撰。陈澧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曾任河源县训导。为广州学海堂学长数十年。晚年主讲广州菊坡精舍。所学不为汉、宋门户所限,曾

  • 南邦黎献集

    十六卷。清鄂尔泰(?-1732)纂辑,鄂尔泰,字毅庵,满州镶兰旗人。西林觉罗氏。高祖屯泰,明朝开国初年率旗来到汪钦,授佐领。从此世代居住汪钦。康熙四十二年(1703)鄂尔泰由举人世袭佐领,授三等侍卫。

  • 周易经传训解

    二卷。宋蔡渊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父蔡元定,弟蔡沈并为宋世大儒。蔡氏父子俱为宋熹门人,然渊之学实出于家学,故《宋元学案》卷六二《西山蔡氏学案》标“西山家学”,良是。朱彝尊《经义

  • 伤寒金镜录

    一卷。元杜本(1276-1350)撰。杜本,字原父,号清碧(一说字伯原,号清虚),清江(今属江西省)人,元至正中曾为学士,后隐居武夷山。敖氏(名未传,不详何人)有辨舌十二法并舌苔图,杜本在此基础上再增

  • 南华合璧集

    五卷。明黄鲁曾(1487-1561)编。黄鲁曾,字得之,吴县(今属江苏)人。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五岳山人省曾之弟子。本书编选长洲王宠(1494-1533)之诗,而附以己作,合为一集。王宠,字履

  • 仪礼注疏正讹

    十七卷。清金曰追撰。曰追字对扬,号璞园,嘉定(今上海嘉定)人。金氏依据朱熹《经传通解》,另参以杨复图、敖继公《集说》,陈凤梧、钟人杰两郑注本,以及沈彤《小疏》、马駉《易读》诸书,于每节经文标“起、止”

  • 葆筠堂藏帖

    六卷。清邱翰书。邱翰字西园。此帖刻于道光十六年(1836)。收邱氏家传颜真卿、杨凝式合璧法书。颜书有:《励志诗》、《咏陶渊明诗》、《东方朔画赞》、《后汉书·皇后纪》四种。杨书有《拟陆机〈文赋〉》、《雪

  • 尚书举隅

    六卷。徐志遴撰。其生卒年不详。志遴字抡英,建昌新城(今江西黎川县)人。清代学者。《尚书举隅》一书似为举业而作。该书主蔡沈集传而删节之,并于每条之下各以己意附注一二语,盖取简易便于记忆。